豆瓣7.6分的电影《前程似锦的女孩》怎么样?追求心中的正确,反而是不归路

|

凯瑞·穆里根错失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有点不值。她输给的是凭《无依之地》(Nomadland)三度封后的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不是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做得多好,更不是不喜欢她,只是她的地位已经达到了神级,实在毋须再颁奖给她,反正她也不太在乎。

你说,那为什么又为《困在时间里的父亲》(The Father)的安东尼·霍普金斯夺得影帝而高兴?因为安东尼·霍普金斯上一次夺奖,已是30年前的《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但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呢,上一次夺奖的《三块广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才三年前,让让位给后起之秀嘛。

电影《前程似锦的女孩》也不是空手而回,自编自导的埃默拉尔德·芬内尔不出所料,获得最佳原创剧本。作为本年奖季的剧本奖项的顶头大热,我对《前程似锦的女孩》充满期待,但最终比较喜欢电影的导法和执行力,色调、灯光、布景设计和音乐的处理俱佳,尤其斑斓娇艳的色彩,加上选用S pice Girls、Paris Hilton 和Britney Spears等girly味十足的音乐,却配以一个女性复仇的黑色故事,实在非常的有趣,是赏心悦目的观影体验,当然豆瓣的评分来到了7.6分。

但始终不能否认,电影《前程似锦的女孩》的剧本确有瑕疵。我最不明白的,是凯瑞·穆里根最后上演的一场大报复。假如她真的悉心策划过,是否应该准备得好一点?例如买个比较坚硬的手链?甚至是她从哪里得知那男人的房间有方便扣上手链的栏杆?假如那张床的床头只是一块板,岂不是无用武之地吗?我有想过,会不会是凯瑞·穆里根打算牺牲性命,所以才毫无所谓;但若是如此,她最后寄给的律师的信,就不会是「如果我失踪了」吧。

越想下去,你会越发现电影《前程似锦的女孩》的矛盾之处。凯瑞·穆里根每晚扮醉,博起色心的男人带她回家毛手毛脚,然后她便会马上清醒过来,狠狠教训男人一顿。但所谓的教训,都只是言谈间的单单打打,她并没有真的做出什么事来。不禁疑惑:她这样做,为了什么?你今天吓走了渣男,但明天渣男也可到其他酒吧,继续猎艳啊!区区的恐吓,不能起什么作用。还有,电影中凯瑞·穆里根的一些理论没法认同的,例如我不觉得我要清楚的知道你的名字、职业和兴趣,才能感觉到与你有connection。男人侵犯女人,或违反女性意愿威迫她留下,固然是罪行,但在酒吧结识异性,发展单纯的一夜,又有何罪?不用都敞开心扉吧?加上你又会猜到,今天的鱼水之欢,可以是一段美好姻缘的序章?

然而,正是这种互相矛盾的状态,令《前程似锦的女孩》没有落入高举女权、贬抑男性的电影,反而成功带出凯瑞·穆里根是个执迷不悟的角色——她知道就这样扮醉教训男人没有用,但她还是偏要这样做;她知道自己正在虚耗人生,挥霍青春,但她还是甘之如饴;她知道朋友自S死了,朋友的家人都劝她忘记放下,但她依然我行我素,誓要做出连自己也深知徒劳无功的事。

所以,《前程似锦的女孩》要说的或许其实是这些。不是说,遇上罪行就撒手不管,忘却净尽,而是有时候,走火入魔地追随心目中所谓的「正确」,失去的可能比收获更多,如呵护备至的父母,她从来不屑一顾;老板介绍给她新的工作,她也置诸不理;Bo Burnham追求她,即使她心生情愫,但就因为Bo Burnham第一次约会的晚上便想邀请她上家,便马上拒人千里。其实,提倡正确的关系,追求正确的态度,或者纯粹寻觅正确的价值观,不过只是想在健康的环境下爱人与被爱罢了,最终不但爱与被爱的能力都被褫夺,还走上了自我毁灭的不归路呢?一个花样年华的promising young woman,断送锦绣前程,香消玉殒,可能是因为父权社会的压迫,可能是因为女性蒙受的骚扰,也可能是因为顽固不化的自己。

听说,埃默拉尔德·芬内尔本来的想法是:电影以凯瑞·穆里根的死作为结束,可惜好莱坞似乎还是想要一个典型的、邪不能胜正的结局。现在的结局,我尚可接受;唯一觉得削弱这个可堪回味的主题的败笔,是揭发Bo Burnham原来也曾是加害凯瑞·穆里根朋友的一员。

一来,电影大段时间描绘凯瑞·穆里根和Bo Burnham的感情线,明眼人都得知剧情将会出现与Bo Burnham有莫大关系的逆转;二来,假如Bo Burnham其实是老实人,却因凯瑞·穆里根过分执着,而误解歪曲Bo Burnham的好意,白白断送一段难能可贵的爱情,电影的悲剧效果会更明显,主题也更鲜明深刻。

现在的电影《前程似锦的女孩》表现的有点暧昧不清。

我欣赏它找到新的角度切入和反思,却嫌还未够狠,似乎仍在踌躇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