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link实时计算性能比spark高多少
对于Spark设计我目前最大的不满其实是RDD这个层面只是非常接近physical,但并不是完全physical的(有一部分pipelining的优化)。如果重新设计Spark的话,我会主张做出一个完全physical的layer。不过这个主要是出于代码纯粹性的考虑,对上层实现其实没有多大影响。以后基于DataFrame/SQL,Spark还会有很多优化的空间。传统数据库的设计其实很简单,大多数在analytics上也比较过时了。数据库领域最近几年在analtyical query processing性能优化上有很多新颖的想法(比如说Hyper, X100, C-Store/Vertica,DB2 BLU),我们会选择性的在Spark上实现。
2. 大数据分析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
java基础语法
· 分支结构if/switch
· 循环结构for/while/do while
· 方法声明和调用
· 方法重载
· 数组的使用
· 命令行参数、可变参数
IDEA
· IDEA常用设置、常用快捷键
· 自定义模板
· 关联Tomcat
· Web项目案例实操
面向对象编程
· 封装、继承、多态、构造器、包
· 异常处理机制
· 抽象类、接口、内部类
· 常有基础API、集合List/Set/Map
· 泛型、线程的创建和启动
· 深入集合源码分析、常见数据结构解析
· 线程的安全、同步和通信、IO流体系
· 反射、类的加载机制、网络编程
Java8/9/10/11新特性
· Lambda表达式、方法引用
· 构造器引用、StreamAPI
· jShell(JShell)命令
· 接口的私有方法、Optional加强
· 局部变量的类型推断
· 更简化的编译运行程序等
MySQL
· DML语言、DDL语言、DCL语言
· 分组查询、Join查询、子查询、Union查询、函数
· 流程控制语句、事务的特点、事务的隔离级别等
JDBC
· 使用JDBC完成数据库增删改查操作
· 批处理的操作
· 数据库连接池的原理及应用
· 常见数据库连接池C3P0、DBCP、Druid等
Maven
· Maven环境搭建
· 本地仓库&中央仓库
· 创建Web工程
· 自动部署
· 持续继承
· 持续部署
Linux
· VI/VIM编辑器
· 系统管理操作&远程登录
· 常用命令
· 软件包管理&企业真题
Shell编程
· 自定义变量与特殊变量
· 运算符
· 条件判断
· 流程控制
· 系统函数&自定义函数
· 常用工具命令
· 面试真题
Hadoop
· Hadoop生态介绍
· Hadoop运行模式
· 源码编译
· HDFS文件系统底层详解
· DN&NN工作机制
· HDFS的API操作
· MapRece框架原理
· 数据压缩
· Yarn工作机制
· MapRece案例详解
· Hadoop参数调优
· HDFS存储多目录
· 多磁盘数据均衡
· LZO压缩
· Hadoop基准测试
Zookeeper
· Zookeeper数据结果
· 内部原理
· 选举机制
· Stat结构体
· 监听器
· 分布式安装部署
· API操作
· 实战案例
· 面试真题
· 启动停止脚本
HA+新特性
· HDFS-HA集群配置
Hive
· Hive架构原理
· 安装部署
· 远程连接
· 常见命令及基本数据类型
· DML数据操作
· 查询语句
· Join&排序
· 分桶&函数
· 压缩&存储
· 企业级调优
· 实战案例
· 面试真题
Flume
· Flume架构
· Agent内部原理
· 事务
· 安装部署
· 实战案例
· 自定义Source
· 自定义Sink
· Ganglia监控
Kafka
· 消息队列
· Kafka架构
· 集群部署
· 命令行操作
· 工作流程分析
· 分区分配策略
· 数据写入流程
· 存储策略
· 高阶API
· 低级API
· 拦截器
· 监控
· 高可靠性存储
· 数据可靠性和持久性保证
· ISR机制
· Kafka压测
· 机器数量计算
· 分区数计算
· 启动停止脚本
DataX
· 安装
· 原理
· 数据一致性
· 空值处理
· LZO压缩处理
Scala
· Scala基础入门
· 函数式编程
· 数据结构
· 面向对象编程
· 模式匹配
· 高阶函数
· 特质
· 注解&类型参数
· 隐式转换
· 高级类型
· 案例实操
Spark Core
· 安装部署
· RDD概述
· 编程模型
· 持久化&检查点机制
· DAG
· 算子详解
· RDD编程进阶
· 累加器&广播变量
Spark SQL
· SparkSQL
· DataFrame
· DataSet
· 自定义UDF&UDAF函数
Spark Streaming
· SparkStreaming
· 背压机制原理
· Receiver和Direct模式原理
· Window原理及案例实操
· 7×24 不间断运行&性能考量
Spark内核&优化
· 内核源码详解
· 优化详解
Hbase
· Hbase原理及架构
· 数据读写流程
· API使用
· 与Hive和Sqoop集成
· 企业级调优
Presto
· Presto的安装部署
· 使用Presto执行数仓项目的即席查询模块
Ranger2.0
· 权限管理工具Ranger的安装和使用
Azkaban3.0
· 任务调度工具Azkaban3.0的安装部署
· 使用Azkaban进行项目任务调度,实现电话邮件报警
Kylin3.0
· Kylin的安装部署
· Kylin核心思想
· 使用Kylin对接数据源构建模型
Atlas2.0
· 元数据管理工具Atlas的安装部署
Zabbix
· 集群监控工具Zabbix的安装部署
DolphinScheler
· 任务调度工具DolphinScheler的安装部署
· 实现数仓项目任务的自动化调度、配置邮件报警
Superset
· 使用SuperSet对数仓项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Echarts
· 使用Echarts对数仓项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Redis
· Redis安装部署
· 五大数据类型
· 总体配置
· 持久化
· 事务
· 发布订阅
· 主从复制
Canal
· 使用Canal实时监控MySQL数据变化采集至实时项目
Flink
· 运行时架构
· 数据源Source
· Window API
· Water Mark
· 状态编程
· CEP复杂事件处理
Flink SQL
· Flink SQL和Table API详细解读
Flink 内核
· Flink内核源码讲解
· 经典面试题讲解
Git&GitHub
· 安装配置
· 本地库搭建
· 基本操作
· 工作流
· 集中式
ClickHouse
· ClickHouse的安装部署
· 读写机制
· 数据类型
· 执行引擎
DataV
· 使用DataV对实时项目需求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sugar
· 结合Springboot对接网络sugar实现数据可视化大屏展示
Maxwell
· 使用Maxwell实时监控MySQL数据变化采集至实时项目
ElasticSearch
· ElasticSearch索引基本操作、案例实操
Kibana
· 通过Kibana配置可视化分析
Springboot
· 利用Springboot开发可视化接口程序
3. Apache Flink是什么
Flink其实就是Apache Flink,是一款业内非常火的大数据产品,由Apache软件基金会开发,核心是用Java和Scala编写的分布式流数据流引擎。Apache Flink是个旨在提供‘一站式’ 的分布式开源数据处理框架。Flink以数据并行和流水线方式执行任意流数据程序,Flink的流水线运行时系统可以执行批处理和流处理程序。此外,Flink的运行时本身也支持迭代算法的执行。虽然,spark和storm的计算框架非常成熟,但是Flink仍然占据了一席之地。主要在于flink在设计event time处理模型上比较优秀:watermark的计算实时性高,输出延迟低,而且接受迟到数据没有spark那么受限。另外,Flink提供的window programming模型非常的灵活,不但支持spark、storm没有的session window,而且只要实现其提供的WindowAssigner、Trigger、Evictor就能创造出符合自身业务逻辑的window,flink可谓功能非常强大。
4. flink 1.10 1.12区别
flink 1.10 1.12区别在于Flink 1.12 支持了 Flink SQL Kafka upsert connector 。
因为在 Flink 1.10 中,当前这类任务开发对于用户来说,还是不够友好,需要很多代码,同时也会造成 Flink SQL 冗长。
Flink 1.12 SQL Connector 支持 Kafka Upsert Connector,这也是我们公司内部业务方对实时平台提出的需求。
收益:便利用户有这种需要从 kafka 取最新记录操作的实时任务开发,比如这种 binlog -> kafka,然后用户聚合操作,这种场景还是非常多的,这能提升实时作业开发效率,同时 1.12 做了优化,性能会比单纯的 last_value 性能要好。
Flink Yarn 作业 On k8s 的生产级别能力是:
Flink Jar 作业已经全部 K8s 化,Flink SQL 作业由于是推广初期,还是在 Yarn 上面进行运行,为了将实时计算 Flink 全部K8s化。
所以我们 Flink SQL 作业也需要迁移到 K8s,目前 Flink 1.12 已经满足生产级别的 Flink k8s 功能,所以 Flink SQL K8s 化,打算直接使用社区的 On k8s 能力。
风险:虽然和社区的人沟通,Flink 1.12 on k8s 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具体功能还是需要先 POC 验证一下,同时可能社区 Flink on k8s 的能力。
可能会限制我们这边一些 k8s 功能使用,比如 hostpath volome 以及 Ingress 的使用,这里可能需要改底层源码来进行快速支持(社区有相关 JIRA 要做)。
5. 大数据要学哪些课程
大数据存储阶段:来百源hbase、hive、sqoop。大数度据架构设计阶段:Flume分布式、Zookeeper、Kafka。大数据实时计算阶段:Mahout、Spark、storm。大数据数据采集阶段:Python、Scala。大数据商业实战阶内段:实操企业大数据处理业务场景,分析需求、解决方案实施,技术实战应用。
6. Apache Flink现在在大数据处理方面能够和Apache Spark分庭抗礼么
我们是否还需要另外一个新的数据处理引擎?当我第一次听到flink的时候这是我是非常怀疑的。在大数据领域,现在已经不缺少数据处理框架了,但是没有一个框架能够完全满足不同的处理需求。自从Apache spark出现后,貌似已经成为当今把大部分的问题解决得最好的框架了,所以我对另外一款解决类似问题的框架持有很强烈的怀疑态度。不过因为好奇,我花费了数个星期在尝试了解flink。一开始仔细看了flink的几个例子,感觉和spark非常类似,心理就倾向于认为flink又是一个模仿spark的框架。但是随着了解的深入,这些API体现了一些flink的新奇的思路,这些思路还是和spark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的。我对这些思路有些着迷了,所以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这上面。 flink中的很多思路,例如内存管理,dataset API都已经出现在spark中并且已经证明 这些思路是非常靠谱的。所以,深入了解flink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分布式数据处理的未来之路是怎样的 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会把自己作为一个spark开发者对flink的第一感受写出来。因为我已经在spark上干了2年多了,但是只在flink上接触了2到3周,所以必然存在一些bias,所以大家也带着怀疑和批判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吧。Apache Flink是什么flink是一款新的大数据处理引擎,目标是统一不同来源的数据处理。这个目标看起来和spark和类似。没错,flink也在尝试解决spark在解决的问题。这两套系统都在尝试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可以运行批量,流式,交互式,图处理,机器学习等应用。所以,flink和spark的目标差别并不大,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实现的细节。后面我会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比这两者。Apache Spark vs Apache Flink1.抽象 Abstractionspark中,对于批处理我们有RDD,对于流式,我们有DStream,不过内部实际还是RDD.所以所有的数据表示本质上还是RDD抽象。后面我会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比这两者。在flink中,对于批处理有DataSet,对于流式我们有DataStreams。看起来和spark类似,他们的不同点在于:一)DataSet在运行时是表现为运行计划(runtime plans)的在spark中,RDD在运行时是表现为java objects的。通过引入Tungsten,这块有了些许的改变。但是在flink中是被表现为logical plan(逻辑计划)的,听起来很熟悉?没错,就是类似于spark中的dataframes。所以在flink中你使用的类Dataframe api是被作为第一优先级来优化的。但是相对来说在spark RDD中就没有了这块的优化了。 flink中的Dataset,对标spark中的Dataframe,在运行前会经过优化。在spark 1.6,dataset API已经被引入spark了,也许最终会取代RDD 抽象。二)Dataset和DataStream是独立的API在spark中,所有不同的API,例如DStream,Dataframe都是基于RDD抽象的。但是在flink中,Dataset和DataStream是同一个公用的引擎之上两个独立的抽象。所以你不能把这两者的行为合并在一起操作,当然,flink社区目前在朝这个方向努力(https://issues.apache.org/jira/browse/FLINK-2320),但是目前还不能轻易断言最后的结果。2.内存管理 一直到1.5版本,spark都是试用java的内存管理来做数据缓存,明显很容易导致OOM或者gc。所以从1.5开始,spark开始转向精确的控制内存的使用,这就是tungsten项目了 flink从第一天开始就坚持自己控制内存试用。这个也是启发了spark走这条路的原因之一。flink除了把数据存在自己管理的内存以外,还直接操作二进制数据。在spark中,从1.5开始,所有的dataframe操作都是直接作用在tungsten的二进制数据上。3.语言实现spark是用scala来实现的,它提供了Java,Python和R的编程接口。flink是java实现的,当然同样提供了Scala API所以从语言的角度来看,spark要更丰富一些。因为我已经转移到scala很久了,所以不太清楚这两者的java api实现情况。4.APIspark和flink都在模仿scala的collection API.所以从表面看起来,两者都很类似。下面是分别用RDD和DataSet API实现的word count// Spark wordcountobject WordCount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env = new SparkContext("local","wordCount") val data = List("hi","how are you","hi") val dataSet = env.parallelize(data) val words = dataSet.flatMap(value => value.split("\\s+")) val mappedWords = words.map(value => (value,1)) val sum = mappedWords.receByKey(_+_) println(sum.collect()) }}// Flink wordcountobject WordCount { def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env = 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val data = List("hi","how are you","hi") val dataSet = env.fromCollection(data) val words = dataSet.flatMap(value => value.split("\\s+")) val mappedWords = words.map(value => (value,1)) val grouped = mappedWords.groupBy(0) val sum = grouped.sum(1) println(sum.collect()) }}不知道是偶然还是故意的,API都长得很像,这样很方便开发者从一个引擎切换到另外一个引擎。我感觉以后这种Collection API会成为写data pipeline的标配。Steamingspark把streaming看成是更快的批处理,而flink把批处理看成streaming的special case。这里面的思路决定了各自的方向,其中两者的差异点有如下这些: 实时 vs 近实时的角度flink提供了基于每个事件的流式处理机制,所以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流式计算。它非常像storm的model。而spark,不是基于事件的粒度,而是用小批量来模拟流式,也就是多个事件的集合。所以spark被认为是近实时的处理系统。 Spark streaming 是更快的批处理,而Flink Batch是有限数据的流式计算。虽然大部分应用对准实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也还是有很多应用需要event level的流式计算。这些应用更愿意选择storm而非spark streaming,现在,flink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流式计算和批处理计算的表示 spark对于批处理和流式计算,都是用的相同的抽象:RDD,这样很方便这两种计算合并起来表示。而flink这两者分为了DataSet和DataStream,相比spark,这个设计算是一个糟糕的设计。对 windowing 的支持 因为spark的小批量机制,spark对于windowing的支持非常有限。只能基于process time,且只能对batches来做window。 而Flink对window的支持非常到位,且Flink对windowing API的支持是相当给力的,允许基于process time,data time,record 来做windowing。 我不太确定spark是否能引入这些API,不过到目前为止,Flink的windowing支持是要比spark好的。 Steaming这部分flink胜SQL interface目前spark-sql是spark里面最活跃的组件之一,Spark提供了类似Hive的sql和Dataframe这种DSL来查询结构化数据,API很成熟,在流式计算中使用很广,预计在流式计算中也会发展得很快。至于flink,到目前为止,Flink Table API只支持类似DataFrame这种DSL,并且还是处于beta状态,社区有计划增加SQL 的interface,但是目前还不确定什么时候才能在框架中用上。所以这个部分,spark胜出。Data source IntegrationSpark的数据源 API是整个框架中最好的,支持的数据源包括NoSql db,parquet,ORC等,并且支持一些高级的操作,例如predicate push downFlink目前还依赖map/rece InputFormat来做数据源聚合。这一场spark胜Iterative processingspark对机器学习的支持较好,因为可以在spark中利用内存cache来加速机器学习算法。但是大部分机器学习算法其实是一个有环的数据流,但是在spark中,实际是用无环图来表示的,一般的分布式处理引擎都是不鼓励试用有环图的。但是flink这里又有点不一样,flink支持在runtime中的有环数据流,这样表示机器学习算法更有效而且更有效率。这一点flink胜出。Stream as platform vs Batch as PlatformSpark诞生在Map/Rece的时代,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中,这样非常方便做容错处理。Flink把纯流式数据计算引入大数据时代,无疑给业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这个idea非常类似akka-streams这种。成熟度目前的确有一部分吃螃蟹的用户已经在生产环境中使用flink了,不过从我的眼光来看,Flink还在发展中,还需要时间来成熟。结论目前Spark相比Flink是一个更为成熟的计算框架,但是Flink的很多思路很不错,Spark社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逐渐在采用Flink中的好的设计思路,所以学习一下Flink能让你了解一下Streaming这方面的更迷人的思路。
7. 哪里可以找到flink集群部署的详细步骤
当 Flink 集群启动后,首先会启动一个 JobManger 和一个或多个的 TaskManager。由 Client 提交任务给 JobManager, JobManager 再调度任务到各个 TaskManager 去执行,然后 TaskManager 将心跳和统计信息汇报给 JobManager。 TaskManager 之间以流的形式进行数据的传输。上述三者均为独立的 JVM 进程。Client 为提交 Job 的客户端,可以是运行在任何机器上(与 JobManager 环境连通即可)。提交 Job 后,Client 可以结束进程 (Streaming的任务),也可以不结束并等待结果返回。JobManager 主要负责调度 Job 并协调 Task 做 checkpoint(分布式快照)。从 Client 处接收到 Job 和 JAR 包 等资源后,会生成优化后的执行计划,并以 Task 的单元调度到各个 TaskManager 去执行。TaskManager 在启动的时候就设置好了槽位数(Slot),每个 slot 能启动一个 Task,Task 为线程。从 JobManager 处接收需要 部署的 Task,部署启动后,与自己的上游建立 Netty 连接,接收数据并处理。
8. 五种大数据处理架构
五种大数据处理架构大数据是收集、整理、处理大容量数据集,并从中获得见解所需的非传统战略和技术的总称。虽然处理数据所需的计算能力或存储容量早已超过一台计算机的上限,但这种计算类型的普遍性、规模,以及价值在最近几年才经历了大规模扩展。本文将介绍大数据系统一个最基本的组件:处理框架。处理框架负责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计算,例如处理从非易失存储中读取的数据,或处理刚刚摄入到系统中的数据。数据的计算则是指从大量单一数据点中提取信息和见解的过程。下文将介绍这些框架:· 仅批处理框架:Apache Hadoop· 仅流处理框架:Apache StormApache Samza· 混合框架:Apache SparkApache Flink大数据处理框架是什么?处理框架和处理引擎负责对数据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计算。虽然“引擎”和“框架”之间的区别没有什么权威的定义,但大部分时候可以将前者定义为实际负责处理数据操作的组件,后者则可定义为承担类似作用的一系列组件。例如Apache Hadoop可以看作一种以MapRece作为默认处理引擎的处理框架。引擎和框架通常可以相互替换或同时使用。例如另一个框架Apache Spark可以纳入Hadoop并取代MapRece。组件之间的这种互操作性是大数据系统灵活性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虽然负责处理生命周期内这一阶段数据的系统通常都很复杂,但从广义层面来看它们的目标是非常一致的:通过对数据执行操作提高理解能力,揭示出数据蕴含的模式,并针对复杂互动获得见解。为了简化这些组件的讨论,我们会通过不同处理框架的设计意图,按照所处理的数据状态对其进行分类。一些系统可以用批处理方式处理数据,一些系统可以用流方式处理连续不断流入系统的数据。此外还有一些系统可以同时处理这两类数据。在深入介绍不同实现的指标和结论之前,首先需要对不同处理类型的概念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批处理系统批处理在大数据世界有着悠久的历史。批处理主要操作大容量静态数据集,并在计算过程完成后返回结果。批处理模式中使用的数据集通常符合下列特征…· 有界:批处理数据集代表数据的有限集合· 持久:数据通常始终存储在某种类型的持久存储位置中· 大量:批处理操作通常是处理极为海量数据集的唯一方法批处理非常适合需要访问全套记录才能完成的计算工作。例如在计算总数和平均数时,必须将数据集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处理,而不能将其视作多条记录的集合。这些操作要求在计算进行过程中数据维持自己的状态。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任务通常最适合用批处理操作进行处理。无论直接从持久存储设备处理数据集,或首先将数据集载入内存,批处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考虑了数据的量,可提供充足的处理资源。由于批处理在应对大量持久数据方面的表现极为出色,因此经常被用于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大量数据的处理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因此批处理不适合对处理时间要求较高的场合。Apache HadoopApache Hadoop是一种专用于批处理的处理框架。Hadoop是首个在开源社区获得极大关注的大数据框架。基于谷歌有关海量数据处理所发表的多篇论文与经验的Hadoop重新实现了相关算法和组件堆栈,让大规模批处理技术变得更易用。新版Hadoop包含多个组件,即多个层,通过配合使用可处理批数据:· HDFS:HDFS是一种分布式文件系统层,可对集群节点间的存储和复制进行协调。HDFS确保了无法避免的节点故障发生后数据依然可用,可将其用作数据来源,可用于存储中间态的处理结果,并可存储计算的最终结果。· YARN:YARN是Yet Another Resource Negotiator(另一个资源管理器)的缩写,可充当Hadoop堆栈的集群协调组件。该组件负责协调并管理底层资源和调度作业的运行。通过充当集群资源的接口,YARN使得用户能在Hadoop集群中使用比以往的迭代方式运行更多类型的工作负载。· MapRece:MapRece是Hadoop的原生批处理引擎。批处理模式Hadoop的处理功能来自MapRece引擎。MapRece的处理技术符合使用键值对的map、shuffle、rece算法要求。基本处理过程包括:· 从HDFS文件系统读取数据集· 将数据集拆分成小块并分配给所有可用节点· 针对每个节点上的数据子集进行计算(计算的中间态结果会重新写入HDFS)· 重新分配中间态结果并按照键进行分组· 通过对每个节点计算的结果进行汇总和组合对每个键的值进行“Recing”· 将计算而来的最终结果重新写入 HDFS优势和局限由于这种方法严重依赖持久存储,每个任务需要多次执行读取和写入操作,因此速度相对较慢。但另一方面由于磁盘空间通常是服务器上最丰富的资源,这意味着MapRece可以处理非常海量的数据集。同时也意味着相比其他类似技术,Hadoop的MapRece通常可以在廉价硬件上运行,因为该技术并不需要将一切都存储在内存中。MapRece具备极高的缩放潜力,生产环境中曾经出现过包含数万个节点的应用。MapRece的学习曲线较为陡峭,虽然Hadoop生态系统的其他周边技术可以大幅降低这一问题的影响,但通过Hadoop集群快速实现某些应用时依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围绕Hadoop已经形成了辽阔的生态系统,Hadoop集群本身也经常被用作其他软件的组成部件。很多其他处理框架和引擎通过与Hadoop集成也可以使用HDFS和YARN资源管理器。总结Apache Hadoop及其MapRece处理引擎提供了一套久经考验的批处理模型,最适合处理对时间要求不高的非常大规模数据集。通过非常低成本的组件即可搭建完整功能的Hadoop集群,使得这一廉价且高效的处理技术可以灵活应用在很多案例中。与其他框架和引擎的兼容与集成能力使得Hadoop可以成为使用不同技术的多种工作负载处理平台的底层基础。流处理系统流处理系统会对随时进入系统的数据进行计算。相比批处理模式,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流处理方式无需针对整个数据集执行操作,而是对通过系统传输的每个数据项执行操作。· 流处理中的数据集是“无边界”的,这就产生了几个重要的影响:· 完整数据集只能代表截至目前已经进入到系统中的数据总量。· 工作数据集也许更相关,在特定时间只能代表某个单一数据项。处理工作是基于事件的,除非明确停止否则没有“尽头”。处理结果立刻可用,并会随着新数据的抵达继续更新。流处理系统可以处理几乎无限量的数据,但同一时间只能处理一条(真正的流处理)或很少量(微批处理,Micro-batch Processing)数据,不同记录间只维持最少量的状态。虽然大部分系统提供了用于维持某些状态的方法,但流处理主要针对副作用更少,更加功能性的处理(Functional processing)进行优化。功能性操作主要侧重于状态或副作用有限的离散步骤。针对同一个数据执行同一个操作会或略其他因素产生相同的结果,此类处理非常适合流处理,因为不同项的状态通常是某些困难、限制,以及某些情况下不需要的结果的结合体。因此虽然某些类型的状态管理通常是可行的,但这些框架通常在不具备状态管理机制时更简单也更高效。此类处理非常适合某些类型的工作负载。有近实时处理需求的任务很适合使用流处理模式。分析、服务器或应用程序错误日志,以及其他基于时间的衡量指标是最适合的类型,因为对这些领域的数据变化做出响应对于业务职能来说是极为关键的。流处理很适合用来处理必须对变动或峰值做出响应,并且关注一段时间内变化趋势的数据。Apache StormApache Storm是一种侧重于极低延迟的流处理框架,也许是要求近实时处理的工作负载的最佳选择。该技术可处理非常大量的数据,通过比其他解决方案更低的延迟提供结果。流处理模式Storm的流处理可对框架中名为Topology(拓扑)的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无环图)进行编排。这些拓扑描述了当数据片段进入系统后,需要对每个传入的片段执行的不同转换或步骤。拓扑包含:· Stream:普通的数据流,这是一种会持续抵达系统的无边界数据。· Spout:位于拓扑边缘的数据流来源,例如可以是API或查询等,从这里可以产生待处理的数据。· Bolt:Bolt代表需要消耗流数据,对其应用操作,并将结果以流的形式进行输出的处理步骤。Bolt需要与每个Spout建立连接,随后相互连接以组成所有必要的处理。在拓扑的尾部,可以使用最终的Bolt输出作为相互连接的其他系统的输入。Storm背后的想法是使用上述组件定义大量小型的离散操作,随后将多个组件组成所需拓扑。默认情况下Storm提供了“至少一次”的处理保证,这意味着可以确保每条消息至少可以被处理一次,但某些情况下如果遇到失败可能会处理多次。Storm无法确保可以按照特定顺序处理消息。为了实现严格的一次处理,即有状态处理,可以使用一种名为Trident的抽象。严格来说不使用Trident的Storm通常可称之为Core Storm。Trident会对Storm的处理能力产生极大影响,会增加延迟,为处理提供状态,使用微批模式代替逐项处理的纯粹流处理模式。为避免这些问题,通常建议Storm用户尽可能使用Core Storm。然而也要注意,Trident对内容严格的一次处理保证在某些情况下也比较有用,例如系统无法智能地处理重复消息时。如果需要在项之间维持状态,例如想要计算一个小时内有多少用户点击了某个链接,此时Trident将是你唯一的选择。尽管不能充分发挥框架与生俱来的优势,但Trident提高了Storm的灵活性。Trident拓扑包含:· 流批(Stream batch):这是指流数据的微批,可通过分块提供批处理语义。· 操作(Operation):是指可以对数据执行的批处理过程。优势和局限目前来说Storm可能是近实时处理领域的最佳解决方案。该技术可以用极低延迟处理数据,可用于希望获得最低延迟的工作负载。如果处理速度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例如需要将处理结果直接提供给访客打开的网站页面,此时Storm将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Storm与Trident配合使得用户可以用微批代替纯粹的流处理。虽然借此用户可以获得更大灵活性打造更符合要求的工具,但同时这种做法会削弱该技术相比其他解决方案最大的优势。话虽如此,但多一种流处理方式总是好的。Core Storm无法保证消息的处理顺序。Core Storm为消息提供了“至少一次”的处理保证,这意味着可以保证每条消息都能被处理,但也可能发生重复。Trident提供了严格的一次处理保证,可以在不同批之间提供顺序处理,但无法在一个批内部实现顺序处理。在互操作性方面,Storm可与Hadoop的YARN资源管理器进行集成,因此可以很方便地融入现有Hadoop部署。除了支持大部分处理框架,Storm还可支持多种语言,为用户的拓扑定义提供了更多选择。总结对于延迟需求很高的纯粹的流处理工作负载,Storm可能是最适合的技术。该技术可以保证每条消息都被处理,可配合多种编程语言使用。由于Storm无法进行批处理,如果需要这些能力可能还需要使用其他软件。如果对严格的一次处理保证有比较高的要求,此时可考虑使用Trident。不过这种情况下其他流处理框架也许更适合。Apache SamzaApache Samza是一种与Apache Kafka消息系统紧密绑定的流处理框架。虽然Kafka可用于很多流处理系统,但按照设计,Samza可以更好地发挥Kafka独特的架构优势和保障。该技术可通过Kafka提供容错、缓冲,以及状态存储。Samza可使用YARN作为资源管理器。这意味着默认情况下需要具备Hadoop集群(至少具备HDFS和YARN),但同时也意味着Samza可以直接使用YARN丰富的内建功能。流处理模式Samza依赖Kafka的语义定义流的处理方式。Kafka在处理数据时涉及下列概念:· Topic(话题):进入Kafka系统的每个数据流可称之为一个话题。话题基本上是一种可供消耗方订阅的,由相关信息组成的数据流。· Partition(分区):为了将一个话题分散至多个节点,Kafka会将传入的消息划分为多个分区。分区的划分将基于键(Key)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包含同一个键的每条消息可以划分至同一个分区。分区的顺序可获得保证。· Broker(代理):组成Kafka集群的每个节点也叫做代理。· Procer(生成方):任何向Kafka话题写入数据的组件可以叫做生成方。生成方可提供将话题划分为分区所需的键。· Consumer(消耗方):任何从Kafka读取话题的组件可叫做消耗方。消耗方需要负责维持有关自己分支的信息,这样即可在失败后知道哪些记录已经被处理过了。由于Kafka相当于永恒不变的日志,Samza也需要处理永恒不变的数据流。这意味着任何转换创建的新数据流都可被其他组件所使用,而不会对最初的数据流产生影响。优势和局限乍看之下,Samza对Kafka类查询系统的依赖似乎是一种限制,然而这也可以为系统提供一些独特的保证和功能,这些内容也是其他流处理系统不具备的。例如Kafka已经提供了可以通过低延迟方式访问的数据存储副本,此外还可以为每个数据分区提供非常易用且低成本的多订阅者模型。所有输出内容,包括中间态的结果都可写入到Kafka,并可被下游步骤独立使用。这种对Kafka的紧密依赖在很多方面类似于MapRece引擎对HDFS的依赖。虽然在批处理的每个计算之间对HDFS的依赖导致了一些严重的性能问题,但也避免了流处理遇到的很多其他问题。Samza与Kafka之间紧密的关系使得处理步骤本身可以非常松散地耦合在一起。无需事先协调,即可在输出的任何步骤中增加任意数量的订阅者,对于有多个团队需要访问类似数据的组织,这一特性非常有用。多个团队可以全部订阅进入系统的数据话题,或任意订阅其他团队对数据进行过某些处理后创建的话题。这一切并不会对数据库等负载密集型基础架构造成额外的压力。直接写入Kafka还可避免回压(Backpressure)问题。回压是指当负载峰值导致数据流入速度超过组件实时处理能力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处理工作停顿并可能丢失数据。按照设计,Kafka可以将数据保存很长时间,这意味着组件可以在方便的时候继续进行处理,并可直接重启动而无需担心造成任何后果。Samza可以使用以本地键值存储方式实现的容错检查点系统存储数据。这样Samza即可获得“至少一次”的交付保障,但面对由于数据可能多次交付造成的失败,该技术无法对汇总后状态(例如计数)提供精确恢复。Samza提供的高级抽象使其在很多方面比Storm等系统提供的基元(Primitive)更易于配合使用。目前Samza只支持JVM语言,这意味着它在语言支持方面不如Storm灵活。总结对于已经具备或易于实现Hadoop和Kafka的环境,Apache Samza是流处理工作负载一个很好的选择。Samza本身很适合有多个团队需要使用(但相互之间并不一定紧密协调)不同处理阶段的多个数据流的组织。Samza可大幅简化很多流处理工作,可实现低延迟的性能。如果部署需求与当前系统不兼容,也许并不适合使用,但如果需要极低延迟的处理,或对严格的一次处理语义有较高需求,此时依然适合考虑。混合处理系统:批处理和流处理一些处理框架可同时处理批处理和流处理工作负载。这些框架可以用相同或相关的组件和API处理两种类型的数据,借此让不同的处理需求得以简化。如你所见,这一特性主要是由Spark和Flink实现的,下文将介绍这两种框架。实现这样的功能重点在于两种不同处理模式如何进行统一,以及要对固定和不固定数据集之间的关系进行何种假设。虽然侧重于某一种处理类型的项目会更好地满足具体用例的要求,但混合框架意在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通用解决方案。这种框架不仅可以提供处理数据所需的方法,而且提供了自己的集成项、库、工具,可胜任图形分析、机器学习、交互式查询等多种任务。Apache SparkApache Spark是一种包含流处理能力的下一代批处理框架。与Hadoop的MapRece引擎基于各种相同原则开发而来的Spark主要侧重于通过完善的内存计算和处理优化机制加快批处理工作负载的运行速度。Spark可作为独立集群部署(需要相应存储层的配合),或可与Hadoop集成并取代MapRece引擎。批处理模式与MapRece不同,Spark的数据处理工作全部在内存中进行,只在一开始将数据读入内存,以及将最终结果持久存储时需要与存储层交互。所有中间态的处理结果均存储在内存中。虽然内存中处理方式可大幅改善性能,Spark在处理与磁盘有关的任务时速度也有很大提升,因为通过提前对整个任务集进行分析可以实现更完善的整体式优化。为此Spark可创建代表所需执行的全部操作,需要操作的数据,以及操作和数据之间关系的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无环图),即DAG,借此处理器可以对任务进行更智能的协调。为了实现内存中批计算,Spark会使用一种名为Resilient Distributed Dataset(弹性分布式数据集),即RDD的模型来处理数据。这是一种代表数据集,只位于内存中,永恒不变的结构。针对RDD执行的操作可生成新的RDD。每个RDD可通过世系(Lineage)回溯至父级RDD,并最终回溯至磁盘上的数据。Spark可通过RDD在无需将每个操作的结果写回磁盘的前提下实现容错。流处理模式流处理能力是由Spark Streaming实现的。Spark本身在设计上主要面向批处理工作负载,为了弥补引擎设计和流处理工作负载特征方面的差异,Spark实现了一种叫做微批(Micro-batch)*的概念。在具体策略方面该技术可以将数据流视作一系列非常小的“批”,借此即可通过批处理引擎的原生语义进行处理。Spark Streaming会以亚秒级增量对流进行缓冲,随后这些缓冲会作为小规模的固定数据集进行批处理。这种方式的实际效果非常好,但相比真正的流处理框架在性能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优势和局限使用Spark而非Hadoop MapRece的主要原因是速度。在内存计算策略和先进的DAG调度等机制的帮助下,Spark可以用更快速度处理相同的数据集。Spark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多样性。该产品可作为独立集群部署,或与现有Hadoop集群集成。该产品可运行批处理和流处理,运行一个集群即可处理不同类型的任务。除了引擎自身的能力外,围绕Spark还建立了包含各种库的生态系统,可为机器学习、交互式查询等任务提供更好的支持。相比MapRece,Spark任务更是“众所周知”地易于编写,因此可大幅提高生产力。为流处理系统采用批处理的方法,需要对进入系统的数据进行缓冲。缓冲机制使得该技术可以处理非常大量的传入数据,提高整体吞吐率,但等待缓冲区清空也会导致延迟增高。这意味着Spark Streaming可能不适合处理对延迟有较高要求的工作负载。由于内存通常比磁盘空间更贵,因此相比基于磁盘的系统,Spark成本更高。然而处理速度的提升意味着可以更快速完成任务,在需要按照小时数为资源付费的环境中,这一特性通常可以抵消增加的成本。Spark内存计算这一设计的另一个后果是,如果部署在共享的集群中可能会遇到资源不足的问题。相比HadoopMapRece,Spark的资源消耗更大,可能会对需要在同一时间使用集群的其他任务产生影响。从本质来看,Spark更不适合与Hadoop堆栈的其他组件共存一处。总结Spark是多样化工作负载处理任务的最佳选择。Spark批处理能力以更高内存占用为代价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速度优势。对于重视吞吐率而非延迟的工作负载,则比较适合使用Spark Streaming作为流处理解决方案。Apache FlinkApache Flink是一种可以处理批处理任务的流处理框架。该技术可将批处理数据视作具备有限边界的数据流,借此将批处理任务作为流处理的子集加以处理。为所有处理任务采取流处理为先的方法会产生一系列有趣的副作用。这种流处理为先的方法也叫做Kappa架构,与之相对的是更加被广为人知的Lambda架构(该架构中使用批处理作为主要处理方法,使用流作为补充并提供早期未经提炼的结果)。Kappa架构中会对一切进行流处理,借此对模型进行简化,而这一切是在最近流处理引擎逐渐成熟后才可行的。流处理模型Flink的流处理模型在处理传入数据时会将每一项视作真正的数据流。Flink提供的DataStream API可用于处理无尽的数据流。Flink可配合使用的基本组件包括:· Stream(流)是指在系统中流转的,永恒不变的无边界数据集· Operator(操作方)是指针对数据流执行操作以产生其他数据流的功能· Source(源)是指数据流进入系统的入口点· Sink(槽)是指数据流离开Flink系统后进入到的位置,槽可以是数据库或到其他系统的连接器为了在计算过程中遇到问题后能够恢复,流处理任务会在预定时间点创建快照。为了实现状态存储,Flink可配合多种状态后端系统使用,具体取决于所需实现的复杂度和持久性级别。此外Flink的流处理能力还可以理解“事件时间”这一概念,这是指事件实际发生的时间,此外该功能还可以处理会话。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某种有趣的方式确保执行顺序和分组。批处理模型Flink的批处理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对流处理模型的扩展。此时模型不再从持续流中读取数据,而是从持久存储中以流的形式读取有边界的数据集。Flink会对这些处理模型使用完全相同的运行时。Flink可以对批处理工作负载实现一定的优化。例如由于批处理操作可通过持久存储加以支持,Flink可以不对批处理工作负载创建快照。数据依然可以恢复,但常规处理操作可以执行得更快。另一个优化是对批处理任务进行分解,这样即可在需要的时候调用不同阶段和组件。借此Flink可以与集群的其他用户更好地共存。对任务提前进行分析使得Flink可以查看需要执行的所有操作、数据集的大小,以及下游需要执行的操作步骤,借此实现进一步的优化。优势和局限Flink目前是处理框架领域一个独特的技术。虽然Spark也可以执行批处理和流处理,但Spark的流处理采取的微批架构使其无法适用于很多用例。Flink流处理为先的方法可提供低延迟,高吞吐率,近乎逐项处理的能力。Flink的很多组件是自行管理的。虽然这种做法较为罕见,但出于性能方面的原因,该技术可自行管理内存,无需依赖原生的Java垃圾回收机制。与Spark不同,待处理数据的特征发生变化后Flink无需手工优化和调整,并且该技术也可以自行处理数据分区和自动缓存等操作。Flink会通过多种方式对工作进行分许进而优化任务。这种分析在部分程度上类似于SQL查询规划器对关系型数据库所做的优化,可针对特定任务确定最高效的实现方法。该技术还支持多阶段并行执行,同时可将受阻任务的数据集合在一起。对于迭代式任务,出于性能方面的考虑,Flink会尝试在存储数据的节点上执行相应的计算任务。此外还可进行“增量迭代”,或仅对数据中有改动的部分进行迭代。在用户工具方面,Flink提供了基于Web的调度视图,借此可轻松管理任务并查看系统状态。用户也可以查看已提交任务的优化方案,借此了解任务最终是如何在集群中实现的。对于分析类任务,Flink提供了类似SQL的查询,图形化处理,以及机器学习库,此外还支持内存计算。Flink能很好地与其他组件配合使用。如果配合Hadoop 堆栈使用,该技术可以很好地融入整个环境,在任何时候都只占用必要的资源。该技术可轻松地与YARN、HDFS和Kafka 集成。在兼容包的帮助下,Flink还可以运行为其他处理框架,例如Hadoop和Storm编写的任务。目前Flink最大的局限之一在于这依然是一个非常“年幼”的项目。现实环境中该项目的大规模部署尚不如其他处理框架那么常见,对于Flink在缩放能力方面的局限目前也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随着快速开发周期的推进和兼容包等功能的完善,当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尝试时,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Flink部署总结Flink提供了低延迟流处理,同时可支持传统的批处理任务。Flink也许最适合有极高流处理需求,并有少量批处理任务的组织。该技术可兼容原生Storm和Hadoop程序,可在YARN管理的集群上运行,因此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评估。快速进展的开发工作使其值得被大家关注。结论大数据系统可使用多种处理技术。对于仅需要批处理的工作负载,如果对时间不敏感,比其他解决方案实现成本更低的Hadoop将会是一个好选择。对于仅需要流处理的工作负载,Storm可支持更广泛的语言并实现极低延迟的处理,但默认配置可能产生重复结果并且无法保证顺序。Samza与YARN和Kafka紧密集成可提供更大灵活性,更易用的多团队使用,以及更简单的复制和状态管理。对于混合型工作负载,Spark可提供高速批处理和微批处理模式的流处理。该技术的支持更完善,具备各种集成库和工具,可实现灵活的集成。Flink提供了真正的流处理并具备批处理能力,通过深度优化可运行针对其他平台编写的任务,提供低延迟的处理,但实际应用方面还为时过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主要取决于待处理数据的状态,对处理所需时间的需求,以及希望得到的结果。具体是使用全功能解决方案或主要侧重于某种项目的解决方案,这个问题需要慎重权衡。随着逐渐成熟并被广泛接受,在评估任何新出现的创新型解决方案时都需要考虑类似的问题。
9. 大数据培训课程安排有哪些,深圳大数据培训哪家好
首先我们要了解Java语言和Linux操作系统,这两个是学习大数据的基础,学习的顺序不分前后。
大数据
Java :只要了解一些基础即可,做大数据不需要很深的Java 技术,学java SE 就相当于有学习大数据基础。
Linux:因为大数据相关软件都是在Linux上运行的,所以Linux要学习的扎实一些,学好Linux对你快速掌握大数据相关技术会有很大的帮助,能让你更好的理解hadoop、hive、hbase、spark等大数据软件的运行环境和网络环境配置,能少踩很多坑,学会shell就能看懂脚本这样能更容易理解和配置大数据集群。还能让你对以后新出的大数据技术学习起来更快。
Hadoop:这是现在流行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几乎已经成为大数据的代名词,所以这个是必学的。Hadoop里面包括几个组件HDFS、MapRece和YARN,HDFS是存储数据的地方就像我们电脑的硬盘一样文件都存储在这个上面,MapRece是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的,它有个特点就是不管多大的数据只要给它时间它就能把数据跑完,但是时间可能不是很快所以它叫数据的批处理。
Zookeeper:这是个万金油,安装Hadoop的HA的时候就会用到它,以后的Hbase也会用到它。它一般用来存放一些相互协作的信息,这些信息比较小一般不会超过1M,都是使用它的软件对它有依赖,对于我们个人来讲只需要把它安装正确,让它正常的run起来就可以了。
Mysql:我们学习完大数据的处理了,接下来学习学习小数据的处理工具mysql数据库,因为一会装hive的时候要用到,mysql需要掌握到什么层度那?你能在Linux上把它安装好,运行起来,会配置简单的权限,修改root的密码,创建数据库。这里主要的是学习SQL的语法,因为hive的语法和这个非常相似。
Sqoop:这个是用于把Mysql里的数据导入到Hadoop里的。当然你也可以不用这个,直接把Mysql数据表导出成文件再放到HDFS上也是一样的,当然生产环境中使用要注意Mysql的压力。
Hive:这个东西对于会SQL语法的来说就是神器,它能让你处理大数据变的很简单,不会再费劲的编写MapRece程序。有的人说Pig那?它和Pig差不多掌握一个就可以了。
Oozie:既然学会Hive了,我相信你一定需要这个东西,它可以帮你管理你的Hive或者MapRece、Spark脚本,还能检查你的程序是否执行正确,出错了给你发报警并能帮你重试程序,最重要的是还能帮你配置任务的依赖关系。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上它的,不然你看着那一大堆脚本,和密密麻麻的crond是不是有种想屎的感觉。
Hbase:这是Hadoop生态体系中的NOSQL数据库,他的数据是按照key和value的形式存储的并且key是唯一的,所以它能用来做数据的排重,它与MYSQL相比能存储的数据量大很多。所以他常被用于大数据处理完成之后的存储目的地。
Kafka:这是个比较好用的队列工具,队列是干吗的?排队买票你知道不?数据多了同样也需要排队处理,这样与你协作的其它同学不会叫起来,你干吗给我这么多的数据(比如好几百G的文件)我怎么处理得过来,你别怪他因为他不是搞大数据的,你可以跟他讲我把数据放在队列里你使用的时候一个个拿,这样他就不在抱怨了马上灰流流的去优化他的程序去了,因为处理不过来就是他的事情。而不是你给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工具来做线上实时数据的入库或入HDFS,这时你可以与一个叫Flume的工具配合使用,它是专门用来提供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并写到各种数据接受方(比如Kafka)的。
Spark:它是用来弥补基于MapRece处理数据速度上的缺点,它的特点是把数据装载到内存中计算而不是去读慢的要死进化还特别慢的硬盘。特别适合做迭代运算,所以算法流们特别稀饭它。它是用scala编写的。Java语言或者Scala都可以操作它,因为它们都是用JVM的。
10. 没有java基础学flink要多久
因人而异。ApacheQ Flink是一个面向分布式数据流处理和批数据处理的开源计算平台,可以对有限数据流和无限数据流进行有状态计算,即提供支持流处理和批处理两种类型的功能。Flink特点:批流统一。支持高吞吐、低延迟高性能的流处理,支持有状态计算的Exactly-Once语义。支持高度灵活的窗口操作,如基于事件时间,基于会话时间,基于处理时间等。支持Backpressure功能的持续流模型。支持基于轻量级Snapshot实现的容错。支持迭代计算。支持程序自动优化:即避免特定情况下的shuffle、排序等操作,中间结果有必要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