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之外》的题材算是蛮硬的,谈社会收容严重自闭症患者的状况,但过程并不会很闷,用一些人物跟故事串连呈现主题,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商业片观众仍然可以试试看。
本来看介绍,我以为《标准之外》的主题会是友情,照顾自闭症患者的主角跟其中一名自闭症患者的友情。但真正看完电影之后,反而觉得重点是在社福机构本身的运作、跟整个环境及体制的状况,两个人的友情只是里面的部分故事而已。《标准之外》从电影一开始,就让观众看到一个经营什么人都愿意收容的社福机构老板,每天忙东忙西处理这些混乱状况的生活。因为人物不少,刚开始还不见得能很懂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过不用担心,随着剧情发展很快就会分清楚不同机构跟角色之间的连结。
主线故事是从这位老板的角度切入,但也有很多支线剧情,包括一位来自中途之家的辅导员去带自闭症患者的过程,一位自闭症患者尝试工作的过程,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件,接连不断发生,虽然不是走娱乐路线,但步调上其实是很紧凑的。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加起来,要谈的是很现实的问题:大部分的机构都会选择接受好处理的病人,难搞的、吃力不讨好的,谁会想接呢?这些极端的病人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好转的,需要长时间的持续努力跟耐心,而他们无法控制的反应很容易让人灰心,可是,他们跟他们的家人却是最需要的人。而愿意接纳他们的机构可能不见得有最专业的员工或证照,他们却有耐心,有想帮助病人的心。
这是《标准之外》想要观众思考的议题,只是它透过故事的方式来呈现,所以感觉不会很说教或是严肃,也有穿插像是主角相亲的生活化面向,还是有些小趣味,也能让观众跟角色连结,算是亲民的硬题材电影。我觉得内容还蛮值得思考,但观众本身多少必须要是对思考社会议题有点兴趣,才比较适合,如果想看友情或看娱乐会像是买便当但不是要吃主食是吃里面的小菜,吃得到,只是吃不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