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文件收敛|请问那位高人有关于人脸识别lda算法的实例带图片库最好谢谢

① 生成树协议的RSTP和MST是CCNP的知识吗详细说说RSTP和MST的配置

为了使两个或多个交换机在同一个MST区域,你必须有相同的VLAN到实例映射,相同的配置修正号,和相同的名字。 从特权模式开始,跟着这些步骤指派MST区域配置和启用MSTP。这个过程是必需的。 命令 目的 Step 1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tep 2 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进入MST配置模式 Step 3 instance instance-id vlan vlan-range 映射VLAN到一个MST实例 • 对于instance-id, 范围从 1到15。 • 对于vlan vlan-range, 范围从1到 4094。 当你映射一个VLAN到MST实例, 映射增大, 并且被指定的VLAN范围被增加 或被移动到现有的一个实例当中。 为了指定一个范围, 使用一个连字号;例如, instance 1 vlan 1-63 映射VLAN1至63到MST实例1。 为指定一个系列, 使用一个逗号; 例如, instance 1 vlan 10, 20, 30 映射VLAN10,20,和30到 MST 实例 1. Step 4 name name 指定配置名。 该name 字符串有最大32个字符串并区分大小写。 Step 5 revision version 指定配置修订号数字. 范围是0到 65535. Step 6 show pending 显示等待配置来确认你的配置 Step 7 exit 应用所有改变, 并返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Step 8 spanning-tree mode mst 起用MSTP。RSTP 也被启用。注意 改变生成树模式会中断流量,因为所有以前的生成树实例被停止,并启用一个新的生成树实例。 在同一时间,你不能同时运行MSTP和PVST Step 9 end 返回特权模式 Step 10 show running-config 确认你的条目 Step 11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可选)在配置文件中保存你的条目 为了返回缺省MST区域配置,使用命令: (global) no 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为了返回缺省VLAN实例映射,使用命令: (config-mst) no instance instance-id [vlan vlan-range] 为了返回缺省名,使用命令: (config-mst) no name 为了返回缺省修正号,使用命令: (config-mst) no revision 为了重新启用PVST,使用命令: (config) spanning-tree mode pvst 这个例子显示怎样进入MST配置模式,映射VLAN10-20进入MST实例1,命名区域region1,设置配置修正号1,显示挂起的配置,应用变化,并且返回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spanning-tree mst configuration Switch(config-mst)# instance 1 vlan 10-20 Switch(config-mst)# name region1 Switch(config-mst)# revision 1 Switch(config-mst)# show pending Pending MST configuration Name [region1] Revision 1 Instance Vlans Mapped ——– ——————— 0 1-9,21-4094 1 10-20 ——————————- Switch(config-mst)# exit Switch(config)# 配置根交换机 交换机为映射到他的VLANs保持一个生成树实例。一个桥ID,包含交换机优先级和交换机MAC地址。和每个实例相关联。拥有最低桥ID的交换机成为VLANs组的根交换机。 为配置一台交换机成为根交换机,使用spanning-tree mst instance-id root全局配置命令来修改交换机缺省优先级从32768到一个特定的低值,以便交换机成为特定生成树实例的根交换机。因为扩展系统ID的支持,如果这个值将导致该交换机成为指定生成树实例的根,交换机为特定实例设置他自己的优先级到24576。 如果针对指定实例的任何根交换机有一个低于24567的优先级,交换机设置他自己的优先级到比最低交换机优先级还要低4096。(4096是一个4位交换机优先级值的最低有意义位,就像表14-1种显示的。注意:运行的软件比Release 12.1(8)EA1要早的Catalyst3550交换机不支持扩展的系统ID。运行的软件比Release 12.1(9)EA1 要早的Catalyst3550不支持MSTP。注意:如果你的网络包含支持或不支持扩展系统ID的交换机,带有扩展系统ID支持的交换机不太可能成为根交换机。每当VLAN号大于所连接的运行旧软件的交换机的优先级,扩展系统ID增加交换机优先级值。注意:针对每个生成树实例的根交换机应该是一台骨干或者分发交换机。不要配置一个访问(入口)交换机作为生成树主根。为指定二层网络直径(它是二层网络任何两个末端站点之间的交换机跳数),使用diameter关键字,他只对实例0 MST有效。当你指派网络直径时,交换机为该直径网络自动设置一个最佳的hello时间,转发延迟时间,和最大老化时间,这可以显著的减少收敛时间。你可以使用hello关键字来覆盖自动计算的hello时间。注意:我们建议你在配置交换机作为根交换机之后,避免用命令手工配置hello时间,转发延迟时间,和最大老化时间。从特权模式开始,以下这些步骤配置一台交换机作为根交换机: Command Purpose Step 1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tep 2 spanning-tree mst instance-id root primary [diameter net-diameter [hello-time seconds]] 配置一台交换机为根交换机 • 对于instance-id, 范围是 0到 15. • (可选) 对于 diameter net-diameter, 在任何两个末端站点之间指定最大交换机数目。这个范围是2到7。 这个关键字对实例0 MST可用。 • (可选) 对于 hello-time seconds,由根交换机产生的配置消息之间用秒数指定间隔。 Step 3 end 返回特权模式 Step 4 show spanning-tree mst instance-id 确认你的条目 Step 5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可选) 保存你的条目到配置文件。 为返回交换机他的缺省模式,使用命令: (global) no spanning-tree mst instance-id root 配置一个备用根交换机 当你配置一台作为备用根支持扩展系统ID的catalyst3550交换机,生成树交换机的优先级从缺省32768改变为28672。如果主交换机失效,从交换机紧接着成为根交换机。假定其他网络交换机使用缺省交换机优先级32768,并且因此不会成为根交换机。对于缺省没有扩展系统ID支持的catalyst3550交换机(比Release 12.1(8)EA1早的软件发行版),交换机优先级被变成16384。 你可以在超过一台交换机上执行这条命令来配置多备份根交换机。当你用全局配置命令spanning-tree mst instance-id root primary配置主根交换机时,用相同的网络直径和hello时间值。 从特权模式开始,以下这些步骤配置一台交换机作为从根交换机: Command Purpose Step 1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tep 2 spanning-tree mst instance-id root secondary [diameter net-diameter [hello-time seconds]] 配置一台交换机作为从交换机 • 对于 instance-id, 范围是0-15 • (可选)对于 diameter net-diameter, 在任何两个末端站点之间指定最大交换机数目。 范围是2-7。 这个关键字只对MST实例0有效。 • (可选)对于 hello-time seconds, 以秒数指定由根交换机产生的配置消息之间的间隔。范围是1-10秒; 缺省为2秒。 当配置主交换机时,用相同的网络直径和hello时间值。 请看“配置根交换机”部分。 Step 3 end 返回特权模式 Step 4 show spanning-tree mst instance-id 确认你的条目 Step 5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可选) 保存你的条目到配置文件 为返回交换机到他的缺省设置,使用命令: (global) no spanning-tree mst instance-id root 配置端口优先级 如果一个环路发生,当一个端口转为转发模式时,MSTP使用端口优先级。你可以指派更高优先级值(更低数字值)给你想第一个选择的接口,以及更低的优先级(更高数字值)给你想最后选择的接口。如果所有接口有相同的优先级值,MSTP把有最低接口号的接口放入转发模式,并阻断其他的接口。 从特权模式开始,以下这些步骤配置一个接口的MSTP端口优先级: Command Purpose Step 1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tep 2 interface interface-id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并指派一个接口来配置。 有效的接口包括物理端口和端口隧道。 有效的端口号为1-64。 Step 3 spanning-tree mst instance-id port-priority priority 为一个MST实例配置端口优先级。 • 对于 instance-id, 范围是0-15。 对于 priority, 范围时0-255; 缺省时128。有最低的号数,就有最低的优先级。 Step 4 end 返回特权模式 Step 5 show span 我找的很辛苦 还中毒了 望体谅

② puppet是什么意思。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答案如下:puppet[英][ˈpʌpɪt][美][ˈpʌpɪt]n.木偶; 傀儡; 受他人操纵的人;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

③ 路由器命令logging sy

#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所有接口的状态(config-line)#logging sy关闭自动汇总(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RIP的手动汇总(config-if)#ip summary-address rip subnet subnet_mask链路状态型然后路由的基本常识有路由器基础知识:路由器的硬件组成:1 CPU2 ROM 保存了ROUTER的引导程序和一些版本较小、较旧的IOS。3 FLASH 保存了IOS的映像文件(.BIN)4 NVRAM 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保存ROUTER当中的静态的配置文件。startup-config5 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用于保存路由表和正在运行的配置文件。running-config路由器的启动过程:ROM————————FLASH—————NVRAM——————-RAM读取引导程序,自检。||开启并释放IOS文件||查看是否有配置文件||运行IOS,开始学习网络信息。ROUTER的几种配置模式:1 ROUTER> 用户模式。功能最少、权限最低的模式。只能对ROUTER进行简单的查看,并不能对ROUTER进行任何的修改、配置。是用户TELNET到ROUTER上后的缺省模式。 ENA2 ROUTER# 特权模式。在特权模式下,可以对ROUTER进行全部的查看和简单的配置修改。CONF T3 ROUTER(CONFIG)# 全局配置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对R进行最大化的配置修改,但不能查询R信息。4 从高级模式返回到低级模式,可以使用命令“EXIT”或“END”或直接“CTRL+Z”。R的简单配置(所有配置全部基于全局模式以后的情况下):1 修改R名称:HOSTNAME ******2 设置一个EN密码:明文密码 ENABLE PASSword ****** 密文密码 ENABLE SECRET ******两种配置出来的密码,不能是同一个密码。同时配置两个密码时,密文密码的级别比明文密码的级别高。3 给CONSOLE口加密:(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CON口的配置。(config-line)#password ****** 设置一个密码(config-line)#login 激活密码4 设置TELNET密码:(若R没有配置TELNET密码,则拒绝一切TELNET进程;R最多允许5个线程的登陆。)!!!(config)#line vty 0 4 进入VTY线路的配置。(config-line)#password ****** 设置一个密码(config-line)#login 激活密码5 设置一个BANNER信息:给R设置一个欢迎界面信息。(config)#banner motd # this is zhaoxin……#6 给R设置IP地址:(config)#interface s0/s1/e0(config-if)#ip address ip_add ip_mask(ocnfig-if)#no shutdown7 保存R配置:#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8 删除NVRAM中的信息:#erase nvram或者#delete startup-config9 重启R:#reload10 关闭域中命令查找:#no domain-lookupCDP协议 CISCO发现协议。在任何的串行线路当中,网络设备之间会相互的发送CDP协议,用于学习和邻居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包括邻居设备之间的类型、信息和平台等。当网络设备一开启,就会自动的想外部发送CDP信息。用于查询邻居信息,若该CDP信息没有得到任何邻居的反馈,则此设备会认为,该接口没有连接任何设备,接口会自动关闭。如果想关闭CDP协议,可以使用:(config)#no cdp run#show cdp neighbors 查看当前设备的邻居设备在使用到串行线路的设备之间,需要为路由器设置时钟频率。时钟频率,用来规范路由器之间的传输速率。DEC:数据通信设备。DTE:数据中断设备。在串行线路当中,需要对DCE设备设置时钟频率。否则路由器之间无法相互通信。使用命令:#show controllers serial 0/1 来查看DCE是在哪个接口中。(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设置时钟频率.#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accessserver1>clear line tty 线程号后两位。路由协议知识:路由选择协议的划分:一 静态路由选择协议:由网络管理员在路由器上手工添加路由信息以实现路由目的。适用于小型的网络中。二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根据网络结构或流量的变化,路由协议会自动调整路由信息以实现路由目的。1 内部路由选择协议IGP。 使用AS来做区分。AS 自治系统,以一种路由方式或一种路由资源所组成的范围。2 外部路由选择协议EGP。要实现路由,路由器必须知道:目的地址源地址所有可能的路由路径最佳路由路径管理路由路径R必须知道未和其直接相连的目的地址IP协议是被路由选择协议可路由协议ROUTED PROTOCOL(被路由协议):利用网络层完成通信的协议,允许数据包从主机以寻址方案转发到另一主机。例如IP、IPX、APPLETALK。路由协议ROUTING PROTOCOL,本质是创建和维护路由表,可路由协议利用他实现路由功能。例如:RIP、IGRP、EIGRP、OSPF、BGP、IS-IS等。在R下直接连接终端,这种网络叫做存根网络。在存根网络中,比较适合使用静态路由。在一些网络比较简单,或不经常变动拓扑的网络中,也比较适合使用静态路由。静态路由的配置:(config)#ip route 目的网段 目的网段子网掩码 下一跳地址 静态路由是一条单方向的路径,必须在对段的R上配置一条相反的路径。静态路由的优点:因为不使用任何算法,对设备的使用消耗资源比较低。配置简单、快捷、安全性高。是优先级别最高的路由选择协议。静态路由的缺点:不能自动使用网络拓扑的变化,不能工作在网络环境较大的网络当中。适合使用在存根网络当中。ip route 0.0.0.0 0.0.0.0 外出接口IP/接口名称(可以是S0、S1、E1这样的接口名称)这样的路由条目叫做缺省路由。以外出接口方式设计静态路由比下一跳方式设计的静态路由优先级别更高。路由协议:用于路由器选择路径和管理路由表。一旦选择了一条路径后,路由器就利用路由选择协议,选择最优路径。自治系统:使用相同的路由准则的网络的集合。IGP:在一个自治系统内运行。EGP:连接不同的自治系统。路由的AD(Administrative Distance):路由选择协议的管理距离。管理距离说明各种路由选择协议的优先级别。C直连 0DEFAULT ROUTING缺省路由/外出接口式 0STATIC 1RIP 120IGRP 100OSPF 110EIGRP 90AD值越小,代表该协议越优先。度量值(Metric):路由协议算法由度量得出度量值。根据度量值判定路由最优路径,来创建和维护路由表。Metric越小,越优先。收敛时间(Convergence Time):路由器之间相互学习路由表的过程叫做收敛,当所有的路由器路由表一致时,叫做收敛完成,从开始收敛到收敛完成所花费的时间,叫做收敛时间。收敛时间也可以作为评价一个网络好坏的标准。收敛越快,网络性能越好。路由协议的分类:距离矢量型:定期将路由表复制给相邻的路由器并进行矢量堆加。距离矢量型的路由选择协议采用定时更新。每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开始学习和发送路由信息。发送路由表的时候是整张路由表COPY给邻居路由器,这会导致路由表越来越大。会因为收敛过慢,导致路由表不稳定,产生路由回路。距离矢量型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通用特性:1 采用定时更新,周期性的发布路由更新信息。例如RIP为30S,IGRP为90S。2 包含邻居信息。邻居通常意味着共享相同的某条数据链路的所有路由器。3 使用广播的方式发布路由更新信息。4 每次发布的路由表都是整张表。但大多数情况下,邻居路由器接收到更新信息后,只保留自己的路由表中不存在的部分。消除路由回路的机制:1 抑制定时器。给数据定义一个最大时间,若数据没有在定义时间内传出网络,则证明,网络产生回路,数据被丢弃。2 创建一个最大跳数。给数据定义一个最大的跳数(Max Hop),若数据没有在最大跳数内传出网络,则证明,网络产生回路,数据被丢弃。3 水平分割。给数据定义一个方向。路由器不容许再次发送同一方向或接口所转发或发出的数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距离矢量型的路由选择协议。采用定时更新,每30秒更新一次。采用跳数作为度量值,HOPS越少,路径越优先。最大支持15跳。RIP的记时器:1 更新记时器(UPDATE TIMER) 默认为30S,在CISCO路由器中,加入了一个随机变量,使得CISCO路由器中RIP的更新时间为从25.5秒到30之间的一个随机值.?每30秒,RIP会发送/接收一次路由更新2. 失效记时器(INVALID TIMER) 默认为180S.?无论什么时候,当有一条新的路由被建立,则该记时器则被初始化为180S,当再次接受到这条路由更新的时候,记时器又会被初始化为180S.当180S内还没有接收到该条更新时,则这条路由的跳数将会被更改为16,即标记为”不可达”.3 抑制定时器(HOLDDOWN TIMER) 默认为180秒.* CISCO专用记时器.?若一条路由更新的跳数大于路由表已记录的跳数,则将会导致路由器进入抑制时间,并将该路由标记为可能失效(possibly down).4 刷新记时器(FLUSH TIMER) 默认为240秒.但CISCO的路由器中设置为60秒.?若路由器240S以后都没有收到路由更新,则标记该路由为”不可达”。并删除该路由表。RIP V1的特性:1 路由更新发送使用UDP520端口。2 使用跳数作为METRIC值,最大支持15跳,第16跳将被标记为不可达。3 发送路由更新信息时,使用广播的方式发送.注意:RIP V1不支持VLSM和CIDR。(因为RIP在做路由通告的时候,是使用广播地址通告,且不会通告子网内容)RIP V2的特性:1 支持VLSM、CIDR。支持不连续的子网。2 采用多播路由更新,使用组播地址224.0.0.93 支持认证 使用国际标准TEXT,CISCO设备支持MD5加密。RIP V1与V2的共同特性发送数据时,使用UDP端口520默认管理距离都是120v1配置命令:(config)#router rip(config-router)#network 直连网段#show ip protocol 显示路由选择协议更新的详细信息。#debug ip rip CISCO路由器默认情况下没有起用V2,要使用V2用下列命令:(config)#router rip(config-router)#version 2(config-router)#network 直连网段号#clear ip router * 立即强制更新路由表配置被动接口:(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 INTERFACE_NAME如果一个接口被配置成被动接口,则本接口只接收路由更新,而不会发送路由更新.被动接口可以在所有的路由选择协议中使用. 启用单播更新:(config-router)neighbor neighbor_ip启用触发更新:(config-if)ip rip triggered注意:1 触发更新只在串行线路中有效.2 必须在物理链路的两端都进行触发更新的配置.解决不连续子网的办法:1 更换协议2 配置辅助地址配置第二地址:(config-if)ip add ip_add ip_submask secondary当配置了第二地址之后,不需要再在路由选择协议中对本地址进行通告.更改RIP的记时器:(config-router)timers basic * * * *共4个值,必须都写上.针对RIP的DEBUG命令:Debug ip rip[event]Debug ip rip triggerRIP V2与V1的兼容性:(config-if)ip rip send version 1/2(config-if)ip rip receive version 1/2配置RIP V2的认证:(config)#key chain ***(指定一个名字)(config-keychain)#key 1(指定一个编号)(config-keychain-key)#key-string cisco(指定一个认证用的密码)在一个网络中,KEY CHAIN的值可以不同,但KEY和KEY-STRING必须相同在接口上开启认证:(config-if)#ip rip authentication mode md5 在接口上开启MD5认证(config-if)#ip rip auth key-chain *** 指定认证KEY-CHAIN的名字,必须与前面配置的一样。当在两个相连的R上配置认证时,KEY CHAIN可以不一样,但KEY值和KEY-STRING必须一样。#show ip interface brief 查看所有接口的状态(config-line)#logging sy关闭自动汇总(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RIP的手动汇总(config-if)#ip summary-address rip subnet subnet_mask链路状态型平衡混合型EIGRP CISCO私有的技术,由IGRP发展而来。IGRP 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EIGRP 增强型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EIGRP 的特性:1 支持多种被路由协议。使用PDM机制。2 快速收敛3 100%的无环路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CIDR、VLSM。4 配置简单5 使用部分的、增量的、有界的更新6 支持等开销及非等开销的负载均衡(需要手工配置)7 使用组播及单播来发送数据包代替广播8 可以在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上进行汇总 EIGRP的三张表:1 邻居表。保存所有的直连运行EIGRP的邻居路由器。2 拓扑表。保存所有从EIGRP邻居所学到的路由信息。3 路由表。只列出从拓扑表计算得来的最好的路由表。EIGRP使用IP数据包来转发路由信息。协议字段值为88。EIGRP建立邻居关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K值相同,第二。AS号相同。EIGRP使用224.0.0.10这个IP地址发送HELLO数据包。使用的度量值共有5个:带宽、延时、可靠性、负载、MTU最大传输单元。5个K值对应以上的5个度量值,默认为10100,默认情况下只考虑带宽和延时。UPDATE 更新QUERY 查询REPLY 回复HELLO ACK 确认EIGRP的几个基本概念:AD通告距离:下一跳通告的到目标网络的开销FD可行距离:本地到达目标网络的度量值FDmin最小可行距离:到达目标网络的最小度量值FC可行条件:AD<FDminSuccessor后继者:通告最佳路由的下一跳路由器Feasible Successor可行后继者:满足可行条件的下一跳路由器配置EIGRP认证:点对点的认证,此配置针对接口配置MD5加密的认证(config-if)#ip authentication mode eigrp as号 MD5 开启EIGRP的MD5认证(config-if)#ip authentication key-chain eigrp as号 keyid 设置一个MD5的密码OSPF特性:开放标准最短路径优先链路状态型协议与EIGRP一样,使用IP数据包发送更新,IP报文协议号为89只支持IP协议环境/EIGRP支持IP、IPX、APPLETALK支持等价负载均衡/EIGRP支持等开销、非等开销。OSPF也有三张表邻居表 列出所有邻居拓扑表 保存所在区域的所有链路状态信息路由表 只列出最好的路由信息LSA 链路状态通告 OSPF EIGRP邻居表 列出所有邻居 列出所有邻居拓扑表 所在网络的地图 邻居的路由表 使用SPF算法 使用DUAL算法 得到最佳路由路由表 路由表 路由表OSPF需要一个层次化的网络结构,它包含两种不同的层次区域·传输区域(骨干AREA 0)·普通区域注意 骨干区域必须是区域0,所有的普通区域必须要连接到骨干区域,不同的非骨干区域间的通信必须要经过骨干区域。划分区域的目的在于:1 减小路由表的大小2 限制LSA的扩散LINK-STATE 链路状态3 加快OSPF的收敛速度4 增强OSPF的稳定性OSPF 的COST是10的8次方除以带宽单位是BPSEIGRP 的COST是10的7次方除以带宽单位是BPSOSPF的五种数据包HELLO 用来发现链路状态变化,建立邻居关系DATABASE DESCRIPTION 数据库描述。描述自己的数据库(广告)LINK-STATE REQUEST 向邻居请求一段链路状态数据库LS UPDATE LSA的集合LS ACK 确认信息与EIGRP一样,中间三个需要确认。OSPF建立邻居关系的匹配条件(hello数据包中包含的信息):1 ROUTER ID 如果有手工指定,则使用手工指定的。在没有的时候去看LOOPBACK接口上的IP,如果有多个LO接口,则使用最大的IP地址,如果没有LO接口,则使用物理接口中IP地址最大的一个。2 HELLO/DEAD INTERVALS 发送/接受HELLO数据包的时间间隔。3 NEIGHBORS 列出所有已知的直连邻居4 AREA ID 区域的ID号5 ROUTER PRIORITY 路由器的优先级6 STUB AREA FLAG 末节网络的标识。DR 指定路由器BDR 备份指定路由器OSPF使用224.0.0.5/224.0.0.6发送更新包224.0.0.6代表发送给ALL DR ROUTERS 只发送给DR路由器 224.0.0.5代表发送给ALL SPF ROUTERS 发送给所有路由器在一个OSPF网络中,所有的非DR、BDR路由器,只与DR或BDR路由器建立邻居关系。DR和BDR路由器建立邻居关系。配置命令:(config)#router ospf 进程号 |在一个R上可以运行多个OSPF进程。不同R上可以使用不同进程号。 (config-router)#network 网段号 通配符掩码 AREA 区域号 | AREA0是必须的!!!OSPF的认证和汇总:ABR area border router:区域边界路由器手工指定一个router id(config-router)#router-id *.*.*.* 强行刷新OSPF进程,以使ROUTER ID生效。#clear ip ospf process在查看路由信息的时候,看到O IA 表示区域间路由。#show ip ospf database summary *.*.*.* 查看IP汇总、LSA的信息。STUB NETWORK 末节网络配置汇总:(config-router)#area 区域号 range 网络号 子网掩码配置认证:认证可以针对区域间做认证。点对点的认证:此配置针对接口配置一 MD5加密的认证(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开启OSPF的MD5认证(config-if)#ip ospf message-digest-key KEYID md5 密码 设置一个MD5的密码二 简单口令认证(config-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y 密码 只有这一条命令全区域认证:(config-router)#area 区域号 authentication message-digest 开启区域*中的MD5认证有类别路由协议与无类别路由协议间的重发布。重发布配置在边界路由器上。重发布分为单向重发布/双向重发布两种。EIGRP的默认内部管理距离是90,外部管理距离是170。在边界路由器上,要配置多个路由协议,在做重发布的时候,希望在哪个路由协议里发布另一个协议,那么被发布的这个协议就是源协议。在配置时,需在目的协议中发布源路由协议。(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源路由协议[AS号] metric 目标路由协议度量值 subnets在将任何协议重发布到OSPF中时,在重发布命令的最后要加上SUBNETS,否则将无法实现对子网的支持。NAT技术:NAT 一个私有地址和一个共有地址的转换NAT过载 多个私有地址和一个共有地址的转换PAT使用端口号来标识一个唯一的私有地址。PC————–NAT————-INTERNET 10.1.1.0/24 61.1.1.0/24做NAT的前期准备:PC(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0.1.1.2NAT(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61.1.1.2ISP(config)#ip route 10.1.1.0 255.255.255.0 61.1.1.1先做好两条缺省路由和一条静态路由,再开始做NAT。静态NAT 一个内部IP对应一个外部IP在做NAT的R上配置:(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PC地址IP 外出IP地址然后在使用内部地址的接口上进行配置:(config-if)#ip nat inside在使用外部地址的接口上进行配置:(config-if)#ip nat outsideNAT过载 多个内部IP对应一个外部IP。NAT过载必须要配合ACL来使用。(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源网络 通配符掩码先创建一个允许被NAT的范围,只针对内部的IP。(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L号 interface 出口接口 overload再配置PAT动态NAT 多个内部IP对应多个外部IP。也必须配合ACL来用。先创建一个允许被NAT的范围,只针对内部的IP。(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源网络 通配符掩码定义一个地址池(config)#ip nat pool 地址池名 外部开始IP 外部结束IP netmask 子网掩码应用PAT(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L名 pool 地址池名 overload在配置NAT之后,如果没有路由协议,那么必然是不通的。验证的时候,在做NAT的路由器上使用DEBUG IP NAT,在ISP的路由器上使用DEBUG IP PACKET来查看NAT结果。DHCP配置一个DHCP地址池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test定义所要分配的IP地址段Router(dhcp-config)#network 10.1.1.0 255.255.255.0定义缺省网关Router(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0.1.1.1定义DNS地址Router(dhcp-config)#dns-server 218.30.19.40定义租约期限Router(dhcp-config)#lease 7排除一些IP不分配:(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 开始IP 结束IP手工开启DHCP服务:(config)#no/ service dhcp配置设备通过DHCP得到IP地址:(config-if)#ip add dhcp 注意:DHCP不能做在串行接口上,只能做在以太网接口上。作为DHCP的路由器在发送DHCP信息的接口上,必须配置IP地址。默认情况下,DHCP服务是开启状态。交换知识:在连接两个交换机时,必须使用交叉线。交换机的工作方式:一 对称式:设备上所有的接口速率一致。包括UPLINK口。UPLINK口,又叫做级联口,用于交换机做堆叠工作。简单的理解堆叠就是将多个交换机相互连接后构成一个大的广播域。一般来说,对称式设备在级联时,可以直接使用平行线。二 非对称式:UPLINK口相对于其他接口来说,速率更大。一般非对称式设备级联时,使用的是交叉线。交换机的转发方式:一 存储转发在转发数据前,必须接受到整个数据帧。然后,交换机读取目的或源地址,并将数据进行过滤后,进行转发。可以对数据进行错误检查,不纠错。二 直通转发(贯穿式转发)在接受到数据帧时,只读取目的地址,然后在完成的数据帧到达之前,就将数据进行转发。比较如下 存储转发 直通转发接受完整的数据帧 接受部分数据帧 支持错误检查 不支持错误检查 延迟相对大 延迟相对小直通转发又分为两种方式:1.快速转发交换:一接收到目的地址就立即转发。2.自由分段(无碎片)交换:只接受前64字节,并对其进行检验后转发。交换机工作状态:半双工。一般当交换机下连接有HUB时,交换机处于半双工状态(使用CSMA/CD机制)。全双工。只用于点到点的网络中。而且所有的接入节点都必须支持全双工。STP(生成树协议)的几个概念:1 根网桥2 根端口 3 指定端口根端口和指定端口都用于转发数据流量非指定端口也叫做阻塞端口,或者丢弃端口。接受到数据流量后将数据丢弃。根端口的确定是基于带宽的。STP的各种状态:阻塞状态(bloking):不转发数据帧,接受BPDU。侦听状态(listening):不转发数据帧,侦听数据帧。学习状态(learning):不转发数据帧,学习地址。转发状态(forwarding):转发数据帧,学习地址。禁止状态(disabled):不转发数据帧,不接受BPDU。每个网络中都有一个根网桥每个非根网桥都有一个根端口每个网段都有一个指定端口所有的非指定端口不使用STP的收敛如果整个网络中所有的接口,不是BLOCKING状态,就是转发状态时,我们就认为STP收敛完成了。如果网络拓扑改变了,那么STP就会重计算,在这个时候是无法转发数据的。VLAN(虚拟局域网):使用交换机,将物理上处于同一个地域的PC或服务器,划分到不同的逻辑域中。在一个VLAN中的设备只能与本VLAN中的设备相互通信。VLAN与VLAN之间无法通信。VLAN间相互通信,必须使用路由。VLAN主要针对网络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可管理性。VLAN的优点:1 提供一套灵活、可变动的管理方式。2 大大的增加了安全性。首先,VLAN可以限制一个VLAN组中成员的数量;其次,可以防止外来用户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接入本地网络;第三,可以把所有未使用的端口单独划分为一个VLAN。默认情况下,交换机中的VLAN1,我们称之为“管理VLAN”,可以把VLAN1看作是一个接口,并给VLAN1配置IP地址,VLAN1上的IP被叫做“管理IP”。静态VLAN:在配置VLAN时需要注意的几点:1 29XX系列交换机最大支持到1024个VLAN。但一般取决于交换机型号和交换机接口数量。2 交换机中,始终有一个缺省的VLAN,编号为VLAN 1。交换机下所有接口,默认全部在VLAN 1中。3 交换机之间相互通信,使用的数据封装协议,为802.1Q或ISL。BPDU 桥接数据协议单元创建一个VLAN#vlan database进入VLAN配置模式(config-vlan)vlan 编号 name VLAN名建立一个VLAN(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更改工作模式为访问模式(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编号将接口绑定到某个VLAN中VTP协议VLAN TRUNK PROTOCOL VLAN干道协议简单的说,VTP就是在VLAN间做中继。中继,就是指使用两点间的一条物理线路,来承载多个逻辑链路,多个逻辑链路之间,互不干扰。使用VTP,我们可以在一台交换机上设置好多个VLAN后,在其他与本交换机直连的交换机上,通过简单的配置,使其可以学习到VLAN的配置信息。在配置VTP前,首先要配置一个域。(vlan)#vtp domain 域名更改为客户机模式(vlan)#vtp client 进入接口,更改接口模式为干道(config-if)#switchpot mode trunk

④ 请问那位高人有关于人脸识别lda算法的实例,带图片库最好,谢谢

clcclear allclose allclear memorynump=40; %no_of_classesnots=5; %no_of_training_setD=pwd;cd([D, '\ORLDatabase']);[face,MAP]=imread('face1.bmp');[a,b]=size(face);counter=0;for i=1:nump for j=1:nots file=['face' int2str((i-1)*10+j) '.bmp']; [face,MAP]=imread(file); grayface=ind2gray(face,MAP); counter=counter+1; X(counter,:)=double(reshape(grayface,a*b,1)); endendcounter=0;for i=1:nump for j=nots+1:10 file=['face' int2str((i-1)*10+j) '.bmp']; [face,MAP]=imread(file); grayface=ind2gray(face,MAP); counter=counter+1; Y(counter,:)=double(reshape(grayface,a*b,1)); endendcd(D)clear memoryclcAVERAGE=mean(x')';Average_Matrix=(ones(noc*nots,1)*AVERAGE')';clear memoryDifference=double(x)-double(Average_Matrix);[V,L]=eig(Difference'*Difference);clear memory[rr,cc]=size(L);maxL=min(min(L));for i=1:rr for j=1:cc if L(i,j)>maxL maxL=L(i,j); ii=i; jj=j; end endendv=V(:,jj);Lamda=max(max(L));clear memory counter=1;for i=1:nump for j=1:nots new_X(counter,:)=v(i,:)'*(x(:,counter))'; counter=counter+1; endendclear memorycounter=1;for i=1:nump for j=1:3-nots new_Y(counter,:)=v(i,:)'*(y(:,counter))'; counter=counter+1; endendclear memorycounter=0;holder=0;for i=1:nump*(3-nots) error=[]; for j=1:nump*nots temp=(new_X(j,:)-new_Y(i,:)); distance=sqrt(temp*temp'); error=[error distance]; end clear memory Minimum_Error=max(error); for k=1:nump*nots if error(k)<Minimum_Error Minimum_Error=error(k); holder=k; end end if ceil(holder/nots)==ceil(i/(3-nots)) counter=counter+1; end clear memoryendclear memoryclear new_Y new_X v x y error Minimum_ErrorLDA_Performance=(counter/(noc*(3-nots)))*100clear counter

⑤ 关于TCP/IP学习的书籍

TCP/IP协议详解---最好最权威的TCPIP协议书籍目 录译者序前言第一部分 TCP/IP基础第1章 开放式通信模型简介 11.1 开放式网络的发展 11.1.1 通信处理层次化 21.1.2 OSI参考模型 31.1.3 模型的使用 51.2 TCP/IP参考模型 71.3 小结 7第2章 TCP/IP和Internet 82.1 一段历史 82.1.1 ARPANET 82.1.2 TCP/IP 92.1.3 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92.1.4 当今的Internet 122.2 RFC和标准化过程 122.2.1 获得RFC 132.2.2 RFC索引 132.2.3 有关RFC的幽默 132.3 Internet服务简介 132.3.1 Whois和Finger 142.3.2 文件传输协议 142.3.3 Telnet 142.3.4 Email 142.3.5 WWW 142.3.6 USENET News 152.4 Intranet和Extranet概览 152.4.1 Intranet 152.4.2 将Intranet对外开放 162.5 Internet的明天 162.5.1 下一代Internet(NGI) 162.5.2 超速骨干网服务 162.5.3 Internet2(I2) 172.6 Internet管理组织 172.6.1 Internet协会 172.6.2 Internet体系结构组 172.6.3 Internet工程任务组 172.6.4 Internet工程指导组 172.6.5 Internet编号管理局 182.6.6 Internet名字和编号分配组织 (ICANN) 182.6.7 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和其他注 册组织 182.6.8 RFC编辑 182.6.9 Internet服务提供商 182.7 小结 19第3章 TCP/IP概述 203.1 TCP/IP的优点 203.2 TCP/IP的层和协议 213.2.1 体系结构 213.2.2 传输控制协议 213.2.3 IP协议 233.2.4 应用层 253.2.5 传输层 253.2.6 网络层 253.2.7 链路层 253.3 远程登录(Telnet) 253.4 文件传输协议(FTP) 253.5 普通文件传输协议(TFTP) 263.6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263.7 网络文件系统(NFS) 263.8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273.9 TCP/IP和系统结合 273.10 内部网概述 283.11 小结 28第二部分 命名和寻址第4章 IP网络中的名字和地址 294.1 IP寻址 294.1.1 二进制和十进制数 304.1.2 IPv4地址格式 304.2 子网的出现 344.2.1 分子网 354.2.2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374.3 无类域前路由(CIDR) 384.3.1 无类地址 384.3.2 强化路由汇聚 394.3.3 超网化 394.3.4 CIDR怎样工作 394.3.5 公共地址空间 404.3.6 RFC 1597和1918 404.4 小结 40第5章 ARP和RARP 415.1 使用地址 415.1.1 子网寻址 415.1.2 IP地址 435.2 使用地址解析协议 445.2.1 ARP cache 455.2.2 代理ARP 475.2.3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475.3 使用ARP命令 475.4 小结 47第6章 DNS:名字服务器 486.1 域名系统概述 486.2 授权局 506.3 DNS分布数据库 506.4 域和区 506.5 Internet顶级域 516.6 选择一个域名服务器 526.7 名字服务解析过程 526.7.1 递归查询 526.7.2 叠代查询 526.8 高速缓存 526.9 反向解析(Pointer)查询 526.10 DNS安全 526.11 资源记录 536.12 小结 54第7章 WINS 557.1 NetBIOS 557.2 NetBIOS名字解析 577.3 动态NetBIOS名字解析 587.3.1 使用WINS的优点 587.3.2 WINS如何工作 597.3.3 配置WINS客户机 607.3.4 为代理配置WINS 607.3.5 配置NT 4.0系统 617.3.6 配置Windows 95或Windows 98 系统 617.4 安装WINS服务器 617.5 WINS管理和维护 627.5.1 加入静态表项 627.5.2 维护WINS数据库 637.5.3 备份WINS数据库 657.5.4 备份WINS注册项 657.5.5 恢复WINS数据库 657.5.6 压缩WINS数据库 667.5.7 WINS复制参与者 667.5.8 WINS实现建议 677.6 集成WINS和DNS名字解析服务 677.7 DHCP服务WINS选项 677.8 通过LMHOSTS进行NetBIOS名字 解析 687.9 小结 69第8章 地址发现协议(BOOTP和DHCP) 718.1 “引导”协议(BOOTP) 718.2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728.2.1 DHCP如何工作 728.2.2 理解租用地址 738.3 管理地址池 748.4 DHCP能处理的其他分配 758.4.1 注意重载 758.4.2 其他分配 758.5 小结 76第三部分 IP和相关协议第9章 IP协议家族 779.1 TCP/IP模型 779.1.1 解剖TCP/IP模型 789.1.2 协议组件 789.2 理解网际协议(IP) 799.2.1 IPv4结构 799.2.2 IP做什么 809.3 理解传输控制协议(TCP) 819.3.1 TCP头结构 819.3.2 TCP做什么 839.4 理解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859.4.1 UDP头结构 859.4.2 UDP能做什么 859.4.3 TCP和UDP 869.5 小结 86第10章 IPv6 8710.1 IPv6数据报 8710.1.1 优先级分类 8810.1.2 流标识 8910.1.3 128位IP地址 8910.1.4 IP扩展头 9010.2 多IP地址主机 9110.3 单播、组播和任一播头 9110.4 从IPv4到IPv6的过渡 9310.5 小结 94第四部分 IP互联第11章 IP网络中的路由 9511.1 路由基本知识 9511.1.1 静态路由 9611.1.2 距离-向量路由 9911.1.3 链路-状态路由 10011.2 IP网络中的收敛 10211.2.1 适应拓扑变化 10211.2.2 收敛时间 10611.3 计算IP网络中的路由 10611.3.1 存储多条路由 10711.3.2 初始化更新 10711.3.3 路由度量标准 10711.4 小结 108第12章 路由信息协议(RIP) 10912.1 理解RFC1058 10912.1.1 RIP报文格式 10912.1.2 RIP路由表 11112.2 操作机制 11212.2.1 计算距离向量 11312.2.2 更新路由表 11612.2.3 寻址问题 11812.3 拓扑变化 12012.3.1 收敛 12012.3.2 计值到无穷 12212.4 RIP的限制 12712.4.1 跳数限制 12812.4.2 固定度量 12812.4.3 对路由表更新反应强烈 12812.4.4 收敛慢 12812.4.5 缺乏负载均衡 12812.5 小结 129第13章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13013.1 OSPF起源 13013.2 理解RFC 2328 OSPF,版本2 13013.2.1 OSPF区 13113.2.2 路由更新 13413.3 研究OSPF数据结构 13613.3.1 HELLO报文 13713.3.2 数据库描述报文 13713.3.3 链路-状态请求报文 13813.3.4 链路-状态更新报文 13813.3.5 链路-状态应答报文 14013.4 计算路由 14013.4.1 使用自动计算 14013.4.2 使用缺省路由耗费 14113.4.3 最短路径树 14213.5 小结 144第14章 网关协议 14514.1 网关、桥和路由器 14514.1.1 网关 14514.1.2 网桥 14614.1.3 路由器 14614.1.4 自治系统 14614.2 网关协议:基础知识 14614.3 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 14714.3.1 网关-网关协议(GGP) 14714.3.2 外部网关协议(EGP) 14714.3.3 内部网关协议(IGP) 14814.4 小结 148第五部分 网络服务第15章 互联网打印协议 14915.1 IPP历史 14915.2 IPP和端用户 15015.3 使用HP的IPP实现 15115.4 小结 152第16章 LDAP:目录服务 15316.1 为什么使用目录服务 15316.2 目录服务的功能 15316.3 IP上的目录服务 15416.4 OSI X.500目录模型 15616.4.1 早期的X.500 15716.4.2 今天的X.500 15716.5 LDAP结构 15716.5.1 LDAP层次结构 15716.5.2 名字结构 15816.6 目录系统代理和访问协议 15816.7 轻型目录访问协议 15816.7.1 查询信息 15916.7.2 存储信息 16016.7.3 访问权限和安全 16016.8 LDAP服务器-服务器通信 16116.8.1 LDAP数据互换格式(LDIF) 16116.8.2 LDAP复制 16216.9 设计LDAP服务 16216.9.1 定义需求 16216.9.2 设计策略 16316.9.3 性能 16416.9.4 网络功能 16516.9.5 安全 16616.10 LDAP配置 16916.11 产品环境 16916.11.1 创建计划 17016.11.2 有价值的建议 17116.12 选择LDAP软件 17116.13 小结 174第17章 远程访问协议 17517.1 远程互联 17517.1.1 ISDN 17617.1.2 电缆调制解调器 17617.1.3 数字用户环(DSL) 17617.1.4 无线网络 17717.2 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 17717.2.1 RADIUS认证 17817.2.2 记账信息 17917.3 用SLIP、CSLIP和PPP传输IP数 据报文 17917.3.1 串行线路接口协议(SLIP) 17917.3.2 压缩的SLIP(CSLIP) 18017.3.3 点到点协议(PPP) 18017.4 隧道远程访问 18417.4.1 点到点隧道协议(PPTP) 18517.4.2 两层隧道协议(L2TP) 18817.4.3 IPSec 19217.5 小结 194第18章 防火墙 19518.1 使网络安全 19518.2 使用防火墙 19618.2.1 代理服务器 19718.2.2 报文过滤器 19818.3 使服务安全 19818.3.1 电子邮件(SMTP) 19818.3.2 HTTP:万维网 19918.3.3 FTP 19918.3.4 Telnet 19918.3.5 Usenet:NNTP 19918.3.6 DNS 20018.4 建造用户自己的防火墙 20018.5 使用商业防火墙软件 20018.6 小结 202第19章 IP安全 20319.1 使用加密 20319.1.1 公共-私钥加密 20419.1.2 对称私钥加密 20519.1.3 DES、IDEA及其他 20519.2 数字签名认证 20619.3 破译加密的数据 20719.4 保护网络 20719.4.1 登录名和口令 20819.4.2 文件的目录允许权限 20819.4.3 信任关系 20919.4.4 UNIX和Linux系统上的UUCP 20919.5 应付最坏情况 21019.6 小结 210第六部分 实现TCP/IP第20章 一般配置问题 21120.1 安装网卡 21120.1.1 网卡 21120.1.2 资源配置 21220.1.3 安装适配器软件 21320.1.4 重定向器和API 21420.1.5 服务 21420.1.6 NIC接口 21520.2 网络和传输层协议 21520.2.1 IP配置要求 21520.2.2 配置缺省网关地址 21620.2.3 配置名字服务器地址 21720.2.4 配置邮件服务器地址 21720.2.5 注册域名 21820.3 IP配置 21820.4 配置路由表 21820.5 异种协议的IP封装 21920.6 小结 220第21章 Windows 98 22121.1 Windows 98网络体系结构 22121.1.1 安装网卡 22221.1.2 更改网卡配置 22421.1.3 当Windows 98引导失败 22421.2 配置Windows 98的TCP/IP 22521.2.1 写在开始之前 22521.2.2 安装TCP/IP 22521.2.3 配置微软的TCP/IP 22521.2.4 DNS配置 22721.2.5 静态配置文件 22821.2.6 注册表配置 22921.2.7 测试TCP/IP 23121.3 小结 232第22章 Windows 98拨号网络 23322.1 配置拨号网络适配器 23322.2 安装拨号网络 23422.3 服务器类型 23522.4 编写脚本 23822.5 多重链接 23822.6 PPTP 23922.6.1 安装及配置PPTP 24022.6.2 建立PPTP连接 24022.7 Windows 98拨号服务器 24122.8 解决拨号网络连接中的问题 24222.8.1 确认DUN配置 24222.8.2 PPP日志 24322.9 小结 243第23章 Windows NT 4.0 24423.1 Windows NT版本 24423.2 体系结构 24423.3 安装Windows NT 4.0 24423.4 配置TCP/IP 24623.4.1 IP地址 24623.4.2 DNS 24823.4.3 WINS地址 24823.4.4 DHCP中继 24923.4.5 路由 25023.5 简单TCP/IP服务 25023.6 远程访问服务(RAS) 25023.7 DHCP服务器 25223.7.1 安装DHCP服务器服务 25223.7.2 控制DHCP服务器服务 25323.7.3 压缩DHCP数据库 25323.7.4 管理DHCP 25423.8 使用Microsoft DNS 25623.8.1 安装DNS 25623.8.2 创建区 25723.8.3 配置逆向域名解功能 25823.8.4 配置DNS与WINS服务器的连 接 25923.8.5 增加辅助名字服务器 25923.9 FTP和HTTP服务 25923.10 TCP/IP打印服务 25923.10.1 安装TCP/IP打印服务 25923.10.2 安装LPR服务 26023.11 Windows 2000新特性 26023.12 小结 261第24章 在Novell NetWare中支持IP 26224.1 Novell与TCP/IP 26224.1.1 IP与NetWare 4 26224.1.2 NetWare 5与Pure IP初始化 26224.2 传统解决方案:NetWare 3.x到 NetWare 4.x的IP支持 26324.2.1 IP隧道 26424.2.2 IP中继 26424.2.3 LAN WorkPlace 26424.2.4 IPX-IP网关 26524.2.5 NetWare/IP 26524.3 NetWare 5—Novell对IP的 完全支持 26624.3.1 纯IP 26624.3.2 多协议 26624.4 安装选项 26624.4.1 NetWare 5的IP-Only安装 26724.4.2 IPX-Only安装 26724.4.3 混合TCP/IP安装 26824.5 IP迁移辅助工具 26824.5.1 NDS 26824.5.2 DNS 26924.5.3 DHCP 26924.5.4 DDNS 26924.5.5 SLP 26924.5.6 兼容模式 26924.5.7 迁移代理 27024.6 迁移策略 27024.6.1 使用测试平台 27024.6.2 迁移建议 27024.7 小结 271第七部分 使用TCP/IP应用第25章 Whois和Finger 27325.1 理解Whois协议 27325.1.1 互联网注册 27325.1.2 Whois数据库 27425.1.3 基于Web的Whois 27525.1.4 命令行方式的Whois 27625.1.5 示例 27625.1.6 基于Telnet的Whois 27825.2 扩充Whois 27925.2.1 提示Whois(RWhois) 27925.2.2 WHOIS++ 28025.3 使用Finger 28025.3.1 Finger命令 28025.3.2 Finger 守护进程 28225.3.3 非UNIX环境下的Finger 28325.3.4 Finger的应用 28325.4 相关RFC文档 28525.5 小结 285第26章 文件传输协议 28626.1 FTP和TFTP在网络世界中的作用 28626.2 使用FTP传输文件 28626.2.1 FTP连接 28726.2.2 使用FTP客户端建立连接 28826.2.3 FTP安全 29626.2.4 FTP服务器及守护进程 29926.2.5 匿名FTP访问 29926.3 使用TFTP 30026.3.1 FTP与TFTP的区别 30126.3.2 TFTP命令 30126.4 小结 301第27章 使用Telnet 30227.1 理解Telnet协议 30227.2 Telnet守护进程 30327.3 使用Telnet 30427.3.1 UNIX telnet命令 30427.3.2 Telnet GUI应用 30527.3.3 Telnet命令 30527.3.4 示例 30827.4 高级主题 30927.4.1 安全 30927.4.2 Telnet应用 30927.4.3 使用Telnet访问其他TCP/IP 服务 31027.5 相关RFC文档 31227.6 小结 313第28章 使用r系列实用工具 31428.1 理解r系列命令 31428.1.1 安全问题 31428.1.2 禁止使用r系列命令 31528.1.3 增强r系列命令的安全性 31628.2 使用r系列命令的替代方法 31728.3 r系列命令详解 31728.3.2 相关文件 32028.4 在非UNIX环境下实现r系 列命令的功能 32128.5 小结 322第29章 使用网络文件系统(NFS) 32329.1 什么是NFS 32329.1.1 NFS的历史 32329.1.2 为何使用NFS 32329.2 实现—NFS工作过程 32429.2.1 远程过程调用(RPC) 和外部数据表示(XDR) 32429.2.2 加载类型 32429.3 NFS使用的文件及命令 32529.3.1 NFS守护进程 32529.3.2 与NFS相关的文件 32729.3.3 NFS服务器命令 32929.3.4 NFS客户命令 33129.4 示例:共享及加载NFS文件系统 33329.5 NFS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33429.5.1 不能加载 33429.5.2 不能卸载 33429.5.3 硬加载与软加载 33429.6 相关协议及产品 33429.6.1 WebNFS 33529.6.2 基于PC的NFS及其他客户端 软件 33529.6.3 SMB和CIFS 33529.6.4 其他产品 33629.7 小结 336第八部分 使用基于IP的应用第30章 在应用中集成TCP/IP 33730.1 使用浏览器作为表示层 33830.2 不断增加的Internet应用 33830.3 在已有应用中集成TCP/IP 33930.4 在其他网络中使用TCP/IP 33930.4.1 NetBIOS与TCP/IP 33930.4.2 IPX与UDP 34030.4.3 ARCNET与TCP/IP 34030.5 小结 340第31章 Internet Email协议 34131.1 电子邮件 34131.1.1 电子邮件的历史 34131.1.2 标准及制定标准的组织 34131.2 X.400 34131.3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34331.3.1 MIME和SMTP 34331.3.2 其他编码标准 34431.3.3 SMTP命令 34431.3.4 SMTP状态码 34531.3.5 扩展SMTP 34531.3.6 检查SMTP的头 34631.3.7 SMTP的优势与不足 34731.4 使用POP和IMAP取回客户邮件 34731.4.1 邮局协议(POP) 34731.4.2 互联网邮件访问协议(IMAP) 34831.4.3 POP3与IMAP4的比较 34831.5 高级主题 34931.6 相关RFC文档及其他参考信息 35131.7 小结 352第32章 HTTP: World Wide Web 35332.1 万维网(WWW) 35332.1.1 Web简史 35332.1.2 Web的发展 35432.2 统一资源定位器 35432.3 Web服务器与浏览器 35532.4 理解HTTP 35632.4.1 HTTP/1.1 35632.4.2 MIME与Web 35832.4.3 HTTP通信示例 35832.5 高级主题 35932.5.1 服务器方功能 35932.5.2 SSL和S-HTTP 35932.6 Web语言 35932.6.1 HTML 36032.6.2 XML 36032.6.3 CGI 36132.6.4 Java 36132.6.5 JavaScript 36232.6.6 动态服务器页面 36232.7 Web的未来 36332.7.1 HTTP-ng 36332.7.2 IIOP 36332.7.3 IPv6 36332.7.4 IPP 36332.8 小结 364第33章 NNTP:互联网新闻组 36533.1 互联网新闻组 36533.2 新闻组和层次 36633.3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36733.3.1 获取新闻组 36733.3.2 获取消息 36933.3.3 发布消息 37033.4 大量广告(Spamming)和新闻黑洞 (Blackholing) 37133.5 小结 371第34章 Web服务 37334.1 Web服务工作概览 37334.2 主流Web服务器 37534.3 运行Apache HTTP Web服务 37634.3.1 下载、安装和配置Apache 37634.3.2 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Apache 38134.4 浏览其他Web服务器 38334.5 小结 383第九部分 使用与管理TCP/IP网络第35章 协议配置与调整 38535.1 系统的初始化问题 38535.2 配置文件 39035.2.1 在/etc/protocols文件中定义网 络协议 39035.2.2 在/etc/hosts文件中标识主机 39135.2.3 TCP/IP与/etc/services文件 39235.2.4 inetd守护进程与/etc/inetd.conf 文件 39435.2.5 在/etc/networks文件中设置网络 39735.2.6 DNS客户与/etc/resolv.conf 39735.3 小结 398第36章 配置DNS 39936.1 域名服务器 39936.2 资源记录 40036.3 域名解析 40136.4 配置UNIX或Linux域名服务器 (DNS) 40136.4.1 添加资源记录 40236.4.2 完成DNS文件 40236.4.3 启动DNS守护进程 40536.4.4 配置客户端 40536.5 Windows和域名服务器 40536.6 小结 406第37章 网络管理 40737.1 制定网络监控方案 40737.2 网络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0837.3 网络管理工具 40837.3.1 使用协议分析器 40937.3.2 专家系统 41037.3.3 基于PC的分析器 41037.3.4 网络管理协议支持 41137.3.5 集成网络仿真/模型工具 41137.4 配置SNMP 41237.4.1 配置Windows SNMP 41337.4.2 配置UNIX SNMP 41437.4.3 SNMP安全属性 41437.4.4 SNMP代理与管理 41537.5 SNMP工具及命令 41637.6 RMON及相关的MIB模型 41737.7 建立网管需求 41737.8 小结 419第38章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42038.1 什么是SNMP 42038.2 管理信息基(MIB) 42138.3 使用SNMP 42138.4 UNIX与SNMP 42238.4.1 在UNIX和Linux上安装SNMP 42338.4.2 SNMP命令 42438.5 Windows与SNMP 42438.5.1 Windows NT 42538.5.2 Windows 95、Windows 98和 Windows 3.x 42538.6 小结 427第39章 加强TCP/IP传输安全 42839.1 定义所需的网络安全 42839.1.1 什么是网络安全 42839.1.2 为什么网络安全非常重要 42939.1.3 安全级别 42939.1.4 口令与口令文件 43039.1.5 控制对口令的访问 43039.2 加强网络安全 43139.2.1 攻击种类 43139.2.2 加强网络安全 43239.3 应用配置 43439.3.1 Internet守护进程与 /etc/inetd.conf 43439.3.2 网络加密软件 43639.3.3 TCP Wrapper 43639.4 使用端口及可信端口 43739.4.1 防火墙 43739.4.2 包过滤 43739.4.3 应用层网关 43839.4.4 其他应用的过滤 43839.5 一般安全事务 43839.5.1 用户帐号维护 43839.5.2 审计 43839.5.3 正确的系统配置 43839.6 小结 438第40章 问题解决工具及要点 44040.1 监视网络行为 44040.2 标准应用程序 44040.2.1 测试基本连接 44140.2.2 ping命令 44240.2.3 解决网络访问故障 44340.3 解决网络接口层问题 44940.4 解决网络层问题 44940.4.1 TCP/IP配置参数 44940.4.2 IP地址配置问题 45040.5 解决TCP和UDP问题 45340.6 解决应用层问题 45540.7 小结 455第十部分 附 录附录A RFC及标准化 457附录B Linux 469附录C 简写与缩略语 480

⑥ puppet是什么意思

puppet是一种Linux、Unix、windows平台的集中配置管理系统,使用自有的puppet描述语言,可管理配置文件、用户、cron任务、软件包、系统服务等。

⑦ 几种进行时序约束的方法

从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和学习的成果中,我总结了如下。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如下:0. 核心频率约束这是最基本的,所以标号为0。1. 核心频率约束+时序例外约束时序例外约束包括FalsePath、MulticyclePath、MaxDelay、MinDelay。但这还不是最完整的时序约束。如果仅有这些约束的话,说明设计者的思路还局限在FPGA芯片内部。2. 核心频率约束+时序例外约束+I/O约束I/O约束包括引脚分配位置、空闲引脚驱动方式、外部走线延时(InputDelay、OutputDelay)、上下拉电阻、驱动电流强度等。加入I/O约束后的时序约束,才是完整的时序约束。FPGA作为PCB上的一个器件,是整个PCB系统时序收敛的一部分。FPGA作为PCB设计的一部分,是需要PCB设计工程师像对待所有COTS器件一样,阅读并分析其I/O Timing Diagram的。FPGA不同于COTS器件之处在于,其I/O Timing是可以在设计后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的;虽然如此,最好还是在PCB设计前期给与充分的考虑并归入设计文档。正因为FPGA的I/O Timing会在设计期间发生变化,所以准确地对其进行约束是保证设计稳定可控的重要因素。许多在FPGA重新编译后,FPGA对外部器件的操作出现不稳定的问题都有可能是由此引起的。3. 核心频率约束+时序例外约束+I/O约束+Post-fit Netlist引入Post-fit Netlist的过程是从一次成功的时序收敛结果开始,把特定的一组逻辑(Design Partition)在FPGA上实现的布局位置和布线结果(Netlist)固定下来,保证这一布局布线结果可以在新的编译中重现,相应地,这一组逻辑的时序收敛结果也就得到了保证。这个部分保留上一次编译结果的过程就是Incremental Compilation,保留的网表类型和保留的程度都可以设置,而不仅仅局限于Post-fit Netlist,从而获得相应的保留力度和优化效果。由于有了EDA工具的有力支持,虽然是精确到门级的细粒度约束,设计者只须进行一系列设置操作即可,不需要关心布局和布线的具体信息。由于精确到门级的约束内容过于繁多,在qsf文件中保存不下,得到保留的网表可以以Partial Netlist的形式输出到一个单独的文件qxp中,配和qsf文件中的粗略配置信息一起完成增量编译。4. 核心频率约束+时序例外约束+I/O约束+LogicLockLogicLock是在FPGA器件底层进行的布局约束。LogicLock的约束是粗粒度的,只规定设计顶层模块或子模块可以调整的布局位置和大小(LogicLock Regions)。成功的LogicLock需要设计者对可能的时序收敛目标作出预计,考虑特定逻辑资源(引脚、存储器、DSP)与LogicLock Region的位置关系对时序的影响,并可以参考上一次时序成功收敛的结果。这一权衡和规划FPGA底层物理布局的过程就是FloorPlanning。LogicLock给了设计者对布局位置和范围更多的控制权,可以有效地向EDA工具传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避免EDA工具由于缺乏布局优先级信息而盲目优化非关键路径。由于模块在每一次编译中的布局位置变化被限定在了最优的固定范围内,时序收敛结果的可重现性也就更高。由于其粗粒度特性,LogicLock的约束信息并不很多,可以在qsf文件中得到保留。需要注意的是,方法3和4经常可以混合使用,即针对FloorPlanning指定的LogicLock Region,把它作为一个Design Partition进行Incremental Compilation。这是造成上述两种方法容易混淆的原因。5. 核心频率约束+时序例外约束+I/O约束+寄存器布局约束寄存器布局约束是精确到寄存器或LE一级的细粒度布局约束。设计者通过对设计施加精准的控制来获得可靠的时序收敛结果。对设计中的每一个寄存器手工进行布局位置约束并保证时序收敛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这标志着设计者能够完全控制设计的物理实现。这是一个理想目标,是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通常的做法是设计者对设计的局部进行寄存器布局约束并通过实际运行布局布线工具来获得时序收敛的信息,通过数次迭代逼近预期的时序目标。不久前我看到过一个这样的设计:一个子模块的每一个寄存器都得到了具体的布局位置约束。该模块的时序收敛也就相应地在每一次重新编译的过程中得到了保证。经过分析,这一子模块的设计和约束最初是在原理图中进行的,在达到时序收敛目标后该设计被转换为HDL语言描述,相应的约束也保存到了配置文件中6. 核心频率约束+时序例外约束+I/O约束+特定路径延时约束好的时序约束应该是“引导型”的,而不应该是“强制型”的。通过给出设计中关键路径的时序延迟范围,把具体而微的工作留给EDA工具在该约束的限定范围内自由实现。这也是一个理想目标,需要设计者对每一条时序路径都做到心中有数,需要设计者分清哪些路径是可以通过核心频率和简单的时序例外约束就可以收敛的,哪些路径是必须制定MaxDelay和MinDelay的,一条也不能遗漏,并且还需要EDA工具“善解人意”的有力支持。设定路径延时约束就是间接地设定布局布线约束,但是比上述3、4、5的方法更灵活,而且不失其准确性。通过时序约束而不是显式的布局和网表约束来达到时序收敛才是时序约束的真谛。记得有网友说过“好的时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约束出来的”,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进行逻辑设计和时序约束的指导。好的约束必须以好的设计为前提。没有好的设计,在约束上下再大的功夫也是没有意义的。不过,通过正确的约束也可以检查设计的优劣,通过时序分析报告可以检查出设计上时序考虑不周的地方,从而加以修改。通过几次“分析—修改—分析”的迭代也可以达到完善设计的目标。应该说,设计是约束的根本,约束是设计的保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⑧ CISCO交换机/路由器的四种CLI模式及每种模式的提示符

主要有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还有其他路由配置及虚拟端口配置模式。

用户模式router>

特权模式router#

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

端口配置模式router(config-if)#

下图为交换机四种模式

⑨ 什么叫优化算法(比方说PSO算法)的收敛速度

在armadillo解压文件夹下新建build文件夹,在cmakegui中进行配置。source路径选择armadillo解压文件夹,build路径选择该文件夹下面新建的build。点击”configure”进行配置,选择makefile类型为”mingwmakefile”,并选择”specifynativecompilers”,单击”next”。分别设置gcc/g++/gfortran所在的路径,单击”finish”退出即可。

⑩ fluent软件 新建文件名后缀

文 件 名 称 后 缀 名 文 件 内 容grid(网格文件) .msh 包含所有节点的坐标及节点间的连接信息,不含边界条件、流动参数及求解参数case(案例文件) .cas 包括网格、边界条件、求解参数、流动参数、物性参数、用户界面和图形环境的信息data(数据文件) .dat 包含每个网格单元的流场值及收敛的历史记录(残差值)profile(边界信息文件) 用户指定 指定边界区域上的流动条件,以及动边界的运动等条件journal(日志文件) 用户指定 记录用户输入过的各种命令transcript(副本文件) 用户指定 记录全部输入及输出信息hard(硬拷贝文件) 取决于输出格式 将图形窗口中的内容硬拷贝输出为TIFF、PICT和BMP等格式的图形文件export(输出文件) 取决于输出格式 将数据输出到AVS、DataExplorer、Ensight、FAST、FIELDVIEW、I-DEAS、NASTRAN、PATRAN及Tecplot等第三方CAD/CAE软件scheme(源文件) .scm 定制FLUENT的界面,控制FLUENT的运行interpolation(转接文件) 用户指定 不同网格求解时的转接文件,FLUENT允许用户用两种网格方案求解同一问题,中间通过Interpolation文件交换数据.fluent(配置文件) .fluent 包含Scheme语言写成的语句,用于FLUENT进行定制和控制。FLUENT启动时,要寻找该文件,若找到它,就加载cxlayout(界面布局文件) .cxlayout 保存当前对话框及图形窗口的布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