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网络设备升级|公司要建一个机房需要哪些网络设备

① 如何提高学校电脑室机房网速

网络自身问题您想要连接的目标网站所在的服务器带宽不足或负载过大。处理办法:请换个时间段再上或者换个目标网站。网线问题导致网速变慢我们知道,双绞线是由四对线按严格的规定紧密地绞和在一起的,用来减少串扰和背景噪音的影响。同时,在T568A标准和T568B标准中仅使用了双绞线的 1、2和3、6四条线,其中,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而且缺贺1、2必须来自一个绕对,3、6必须来自一个绕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串扰,保证数据传输。本人在实践中发现不按正确标准(T586A、T586B)制作的网线,存在很大的隐患。表现为:一种情况是刚开始使用时网速就很慢;另一种情况则是开始网速正常,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网速变慢。后一种情况在台式电脑上表现非常明显,但用笔记本电脑检查时网速却表现为正常。对于这一问题本人经多年实践发现,因不按正确标准制作的网线引起的网速变慢还同时与网卡的质量有关。解决方法:在用交换法排除故障时,使用笔记本电脑检测网速正常并不能排除网线不按标准制作这一问题的存在。我们现在要求一律按T586A、T586B标准来压制网线,在检测故障时不能一律用笔记本电脑来代替台式电脑。网络中存在回路导致网速变慢当网络涉及的节点数不是很多、结构不是很复杂时,这种现象一般很少发生。但在一些比较复杂的网络中,经常有多余的备用线路,如无意间连上时会构成回路。比如网线从网络中心接到计算机一室,再从计算机一室接到计算机二室。同时从网络中心又有一条备用线路直接连到计算机二室,若这几条线同时接通,则构成回路,数据包会不断发送和校验数据,从而影响整体网速。这种情况查找比较困难。解决方法: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要求我们在铺设网线时一定养成良好的习惯:网线打上明显的标签,有备用线路的地方要做好记载。当怀疑有此类故障发生时,一般采芹扮型用分区分段逐步排除的方法。 网络设备硬件故障引起的广播风暴而导致网速变慢作为发现未知设备的主要手段,广播在网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网络中计算机数量的增多,广播包的数量会急剧增加。当广播包的数量达到 30%时,网络的传输效率将会明显下降。当网卡或网络设备损坏后,会不停地发送广播包,从而导致广播风暴,使网络通信陷于瘫痪。因此,当网络设备硬件有故障时也会引起网速变慢。当怀疑有此类故障时,首先可采用置换法替换集线器或交换机来排除集线设备故障。解决方法:关掉集线器或交换机的电源后,DOS下用 “Ping”命令对所涉及计算嫌猜机逐一测试,找到有故障网卡的计算机,更换新的网卡即可恢复网速正常。网卡、集线器以及交换机是最容易出现故障引起网速变慢的设备。 网络中某个端口形成了瓶颈导致网速变慢实际上,路由器广域网端口和局域网端口、交换机端口、集线器端口和服务器网卡等都可能成为网络瓶颈。当网速变慢时,我们可在网络使用高峰时段,利用网管软件查看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端口的数据流量;也可用 Netstat命令统计各个端口的数据流量。解决方法:据此确认网络数据流通瓶颈的位置,设法增加其带宽。如更换服务器网卡为100M或1000M、安装多个网卡、划分多个VLAN、改变路由器配置来增加带宽等,都可以有效地缓解网络瓶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传输速度蠕虫病毒的影响导致网速变慢通过E-mail散发的蠕虫病毒对网络速度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危害性极大。这种病毒导致被感染的用户只要一上网就不停地往外发邮件,病毒选择用户个人电脑中的随机文档附加在用户机子的通讯簿的随机地址上进行邮件发送。成百上千的这种垃圾邮件有的排着队往外发送,有的又成批成批地被退回来堆在服务器上。造成个别骨干互联网出现明显拥塞,网速明显变慢,使局域网近于瘫痪。解决方法:升级所用杀毒软件;计算机也要及时升级、安装系统补丁程序,同时卸载不必要的服务、关闭不必要的端口,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火墙的过多使用防火墙的过多使用也可导致网速变慢,处理办法不必多说。解决方法:卸载下不必要的防火墙只保留一个功能强大的足以。

② 机房建设和网络建设主要包括什么如何做

首先要明确网络建设的需求是什么,比如是IDC机房(用来服务器托管),数据中心机房,传输机房(作为数据远距离传输的中间节点),不同机房需求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不同的机房大体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根据网络建设需求明确采购的网络设备类型

建设机房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考虑采购哪些网络设备,如果是普通数据中心机房可能需要手数采购大量交换机和服务器。

二、机房电力系统和机房的备用电力系统

网络设备都是耗电的,网络要具备高可靠和高可用拍薯行行,电力如果设计有问题,一切都是空谈,同时根据机房的重要程度还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备用电力系统,一般备用的电力系统供电为铅蓄电池,正常情况下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当正常电源异常会切换到电池供电状态。

三、机房的空调设备

机房由于有大量设备,散热是很严重的,为了不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还需要空调设备,同时标准机房的温度和湿度都是有明确要求的。

四、光缆

在建设机房的同时,光缆同时要到位,否则机房只是一个独立的孤岛,需要通过光缆和其他机房局点进行互联。

五、其他

设备机柜根据实际情况采购。

以上5点,袭哗每一点都需要专业的工程成员设计施工,完成之后设备还需要进行联调,测试等一些列的工作,中间设计的细节就更多了,欢迎补充和讨论。

③ 机房的发展变革是怎么进行的

机房发展与电子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息息相关,与国家的信息产业政策息息相关,与国家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息息相关。划分机房的发展阶段有很多方法,以十年为一代的时间顺序作为阶段划分,虽不是十分科学,但最容易被普及和接受。早期机房(1960~1980)这个阶段,计算机技术经历了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进程。由于当时我国的国情,计算机主要还是国产为主,用于国防,科研和一些特殊的领域。这一阶段较有扮戚氏代表性的事件有:1959 年9月,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1965 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晶体管大型计算机109乙机研制成功;1974年8月,DJS 130小型多功能计算机研制成功,共生产了1000台;1978年初,以Intel 8080为CPU,配有工业过程控制I/O部件的DJS-054微型控制机研制成功。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机房中,设备对运行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厅散这时还没有专门的机房场地国标,主要由计算机的研制人员设计机房条件,每种机器都有专门的机房场地组。中期机房(1980~1990)这个阶段的计算机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终于驶上了用硅铺就的信息高速公路。微机、超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仔枯机、超大型机一应俱全。同时,我国也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通过对外交流、对内引进,计算机脱去了神秘的外纱,开始进入各个应用领域。这一阶段较有代表性的事件有:1980年10月,MS-DOS/PC-DOS开发工作开始;1982年,Compaq公司发布了IBM-PC兼容机;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PC机——长城100 DJS-0520微机通过鉴定;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套国产以太局域网系统;1989年World Wide Web创立。中国的金融系统这个时期也引进了IBM、宝来、日立、布尔等公司的多种设备,用于满足金融信息化的需要。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机房的国家标准《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GB 2887-1982。机房专用标准的颁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机房建设开始有了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机房的建设从手工作坊式的一种机器一个做法,逐步走向了由专业机房工程公司建设,进行工业化、标准化的建设方式。这个时期还颁布了第一部关于机房的安全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1988。

④ 如何有效管理机房设备

一、机房日常运维管理

1、运维人员每天在8:30到达机房进行设备巡检,每天17:30下班后再次进行设备巡检,并在《设备日巡检记录表》中进行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上报机房主管人员,并联系相关产品服务商获取技术支持。

2、对任何异常情况及其处理操作应在事件单中被记录,为日后的问题管理提供依据。

3、机房运维人员每天上、下午均应合理安排时间在机房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包括内存、硬盘、CPU等系统资源状态,如出现资源运行异常,应查看相关系统设备运行进程并转入事件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4、保持机房整洁、卫生。所有设备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将任何废弃物品留在机房内。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机房的物品不得私自带走。

二、机房网络安全管理

1、新购置的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应当认真经过安检。使用之前采取防止病毒感染措施,试运行正常后,再投入正式运行。

2、机房设备严禁连接互联网。

3、对于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要制定不同的用户账号,赋予不同的用户操作权限,并予以登记、备案。禁用guest账户,删除服务器中的多余的、过期的以及共享的账户。必须定期统计相关信息和操作状况,并向上级领导。

4、设置登录服务器的操作超时锁定,超过10分钟不操作即锁定,需要重新认证后登录。

5、系统中所涉及的涉密服务器、终端、以及应用程序的本地登录和远程登录必须进行用户身份鉴别,并与安全审计相关联,保证系统内安全事件的可查性。

6、禁止任何部门和个人严禁进行渗透测试,严禁攻击其它联网主机,严禁散布病毒。

7、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防病毒教育。

8、网络服务器应当安装防火墙系统,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9、病毒检测和网络安全检测必须指定专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负责;负责人员必须定期对网络安全和病毒检测进行检查。定期采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检测工具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测,检测工具和版本应及时更新。对于发现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从系统软件开发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获取相关的补救措施,如安装补丁软件、制定新的安全策略、升级病毒库等。

三、机房硬件设备安全管理

1、机房运维人员必须熟知机房内设备的基本安全操作和规则,特别是对服务器、交换机进行熟悉操作,做到及时维护。

2、应定期检查、整理设备连接线路,定期检查硬件运作状态(如设备指示灯、仪表),定期调阅硬件运作自检报告,从而及时了解设备运作状态。

3、禁止随意搬动设备、随意在设备上进行安装、拆卸硬件、或随意更换设备连线、禁止随意进行硬件复位。

4、禁止在服务器上进行实验性质的配置操作,如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配置,应在其他可进行试验的机器上调试通过并确认可行后,才能对服务器进行准确的配置。

5、对会影响到全局的硬件设备的更改、调试等操作应预先发布通知,并且应有充分的时间、方案、人员准备,才能进行硬件设备的更改。

6、对重大设备配置的更改,必须首先形成方案文件,经过讨论确认可行后,由具备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更改和调整,并应做好详细的更改和操作记录。对设备的更改、升级、配置等操作之前,应对更改、升级、配置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做好充分的准备,必要时需要先准备好后备配件和应急措施。

7、不允许任何人在服务器、交换设备等核心设备上进行与工作范围无关的任何操作。未经上级允许,不得对核心服务器和设备进行调整配置。

8、硬件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填写好《硬件设备维修故障登记表》,详细填写故障状况及故障原因,并报修,故障处理结束后,因填写处理情况及结果,交由上级验收、签字后,存档备查。

9、存储过涉密信息的硬件和固件应到具有涉密信息系统数据恢复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修。

10、不再使用或无法使用的设备应按照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并记录最终去向。

四、机房软件安全使用管理

1、设立计算机软件管理台帐,对每套计算机软件进行登记,并纳入资产管理。

2、妥善保存计算机软件介质、说明书、使用许可证(或合同)等资料。

3、根据操作说明,正确使用各类应用软件。

4、须安装非专用软件,须经上报并检测、办理安装使用备案手续。

5、软件必须由专人来保管,禁止任何人员将机房软件私自拷贝、随意向外传播。

6、任何在用软件的升级均需主管人员书面批准。

五、机房资料、文档和数据安全管理

1、资料、文档、数据等必须有效组织、整理和归档备案。

2、硬盘、软盘、光盘、磁带、带存储功能的设备等涉密信息存储介质应按照所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明密级。

3、禁止任何人员将机房内的资料、文档、数据、配置参数等信息擅自以任何形式提供给其他无关人员。

4、对于牵涉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重要信息、密码、资料、文档等必须妥善存放。外来工作人员的确需要翻阅文档、资料或者查询相关和数据的,应由机房相关负责人代为查阅,并只能向其提供与其当前工作内容相关的数据或资料。

5、重要资料、文档、数据应采取对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密、存储和备份。对于加密的数据保证其还原行,防止遗失重要和数据。

6、严禁使用计算机、终端机、因特网为无关人员查询、调阅涉密数据;存有秘密信息的磁盘、光盘,严禁外借、复制;不得向无关人员提供网络入口及口令。

7、调动工作时,必须将自己经管的涉密文件、资料和使用的保密笔记本上交,并递交在调离后一定期限内不失密泄密的保证书。

8、发现失、泄密现象,要及时上报。

9、不再使用或无法使用的涉密信息存储介质在进行报废处理时,应进行信息消除或载体销毁处理,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和措施应符合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的有关规定。

六、机房保安管理

1、中心机房应采取有效的门控措施,并装备“三铁一器”。

2、出入机房应注意锁好防盗门。对于有客人进出机房,机房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负责客人的安全防范工作。最后离开机房的人员必须自觉检查和关闭所有机房门窗、锁定防盗装置。应主动拒绝陌生人进出机房。

3、工作人员离开工作区域前,要保证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控制台的密码处于锁定状态。

4、运维人员要严格执行人员出入登记制度,不得邀请无关人员到机房参观,外单位系统、线路维护人员要进入机房需提前与管理人员联系,批准后方可由管理人员陪同进入,并填写《人员出入登记表》。

5、外来人员进入必须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其行为安全。

6、未经主管领导批准,禁止将机房相关的钥匙、保安密码等物品和信息外借或透漏给其他人员,同时有责任对保安信息保密。对于遗失钥匙、泄漏保安信息的情况即时上报,并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保证机房安全。

7、机房人员对机房保安制度上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有责任及时提出改善建议。

8、绝不允许与机房工作无关的人员直接或间接操纵机房任何设备。

9、出现机房盗窃、破门、火警、水浸、110报警等严重事件时,机房工作人员有义务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协助处理相关的事件。

七、机房用电安全管理

1、机房人员应学习常规的用电安全操作和知识,了解机房内部的供电、用电设施的操作规程。

2、机房人员应经常学习、掌握机房用电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机房应安排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定期检查供电、用电设备、UPS设备。

3、机房人员应定好UPS放电计划,对UPS的放电时长做出准确的评估,并做出更换或修复UPS计划报告相关人事。

4、运维人员定期检查UPS各项运行参数、负载、电池容量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处理,并做好记录。

5、严禁随意对设备断电、更改设备供电线路,严禁随意串接、并接、搭接各种供电线路、严禁把电源排插散落在地。发现用电安全隐患,应即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解决的必须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员提出解决。机房内的电源开关、电源插座要明确标出控制的设备。

6、在使用功率超过特定瓦数的用电设备前,必须得到上级主管批准,并在保证线路的保险的基础上使用。

7、在发生市电报警要尽快赶往机房查看,并通告相关人员。事件处理完后,应及时复位市电报警设备。

8、在外部供电系统停电时,机房工作人员应全力配合完成停电应急工作。当需要发电机发电时,应计算好机房用电功率合理选择发电机型号发电,严禁发电超负载供电。

9、定期(不长于三个月)对供电设施进行检测与检修,保障供电正常。

八、机房空调管理

1、为保证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应保持合适的机房温度和湿度,机房温度应保持在22℃–26℃,机房湿度应低于70%。

2、空调运行时,巡检人员按时检查各项运行参数、状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处理,并做好记录。

3、定期进行空调机的清理,防止因散热不良造成空调的工作异常。

4、配备备用电风扇,以防止空调出现故障时机房温度的快速上升。定期进行备用电风扇可用性检查。

5、每年春秋换季期对空调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

6、每天巡检一次,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如发现故障应及时上报。夏季要提高巡检频率,每天两次,上下午各一次。

7、机房维护人员应懂得进行一些必要的空调降温手段,以便在出现温度升高的状况下能通过辅助手段降低温度上升的速度。

九、机房消防安全管理

1、机房工作人员应熟悉机房内部消防安全操作和规则,了解消防设备操作原理、掌握消防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

2、消防设备应放在显眼易取之处,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消防系统工作状态、设备位置。需要变更消防系统工作状态和设备位置的,必须取得主管领导批准。工作人员更应保护消防设备不被破坏。

3、每日对火灾重大风险点如蓄电池组进行巡检,检查内容包括电池是否漏水,有无发热异常,电极触点是否连接正常。

4、插座及蓄电池附近不得摆放纸箱、说明书等易燃物品。

5、应定期消防常识培训、消防设备使用培训。如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应即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解决的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员提出解决。

6、严禁在机房内吸烟和使用明火,如因线路或其他原因引起明火,应及时拨打119和通知相应负责人迅速解决问题。

7、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状态,保证消防设备可用性。

十、机房应急响应

1、机房停电时,UPS设备将为机房设备提供电力支持,但UPS能够提供的电力有限,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在停电时,有短信报警机制通知到机房维护人员,维护人员应马上通知机房主管人员,并在一小时内赶回机房。

机房维护人员积极配合主管人员协调各供电电路运维方及时检查处理市电回路故障。

按照《基本业务服务设备列表》,只保留基本业务服务设备运行,对其余设备进行关闭。

当UPS电力不足时,应及时关闭所有设备,避免突然断电造成的系统设备故障。

2、当机房温度升高时,为保护各设备,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达到温度阈值时,应有短信通知机制通知机房维护人员,维护人员一小时内到场,马上启用备用电风扇。

当机房温度超过28℃时,维护人员应立即通知主管人员并积极协调空调维护商尽快处理。

在温度超过35℃时,可以根据《基本业务服务设备列表》关闭非基本设备,只提供基本业务服务设备运行;

当机房温度超过40℃时,应当关闭所有系统设备运行。

3、火灾不像供电及空调故障那样存在一段缓冲期去处理或减少影响,对无人值守机房来说一旦发生火灾,势必导致重大财产损失。对于机房火灾应当是预防为主,因此必须重视每日的蓄电池组巡检。当机房发生火灾时,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思想原则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有报警机制通知到所属地区消防部门,并通知到机房维护人员及主管人员。并根据预先制定的火灾发生时联系人目录通知到位。

到场后立即断开电源,防止由于电源引起的火情进一步扩大。

寻找安全的地点监控火情,并积极配合消防人员应对火灾。

4、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备用设备替换现有设备,并保证新设备配置和用户密钥与旧设备一致、保证新设备配置和数据与旧设备一致。

5、传输线路干路发生故障时,请及时联系网络供应商,对线路进行检测维修。

6、发生不可预见的紧急请况时,及时向主管人员汇报,并与相关技术人员联系,采取妥当的应急办法进行应急处理。

⑤ 网络改造时怎样保护已有投资

企业网络改造是对现有资源重新配置并增加功能的过程,怎样合理地保护现有投资是在网络改造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企业网络在经过几年的使用后,在性能、吞吐量、稳定性方面往往不能满足业务的使用需求,如今能同时传输语音、数据及视频的网络已是大势所趋,所以很多企业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改造之初应从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考虑在网络升级改造时怎样合理地保护现有投资。盲目的改造不仅会浪费企业资源,还会对现有的工作造成影响,所以企业在网络改造之前首先需要对现有网络环境以及改造目的进行分析,现有网络环境包括企业原有的线路情况、网络设备以及服务器等情况; IT人员要弄清网络升级改造的原因是由于现有网络带宽不够还是应用不合理。企业只有进行了全面的资源分析,才能确定合理的改造方案。但是任何一种升级和改造方案都不应该完全抛弃原有的资源,要尽可能地保护现有投资,网络改造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线路的利用及改造线路设备指企业原有的综合布线,包括光纤、双绞线、信息模块等,线路是网络升级改造工程中最有重新利用价值的基础设施,目前中小企业普遍的基本要求是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甚至千兆到桌面,这就要求企业原来的骨干线路能够承载千兆的能力。企业局域网的线路分为主干部分和用户接入部分,交换机间的级联一般称为骨干部分,这部分对网络的影响较大,而且线路相对较少,一般分布在机房或者配线间内,楼层较多的层间都有配线井相通,改造相对容易。而用户接入线路大多数都在装修过程中已经暗埋在墙内,若对线路部分进行重建将破坏原有办公环境的装修,成本很高,而且影响现有环境,这是很多企业都无法接受的。最近几年建设的企业局域网布线系统一般都采用超五类双绞线,它具有千兆升级能力,两端的超五类信息模块也有千兆能力,主干多采用多模光纤,也具备千兆能力,改造时只需对网络设备进行考虑,即可建成全千兆的局域网。局域网建成较早的企业,主干线路和用户接入线路可能都采用的是五类双绞线,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只更换主干线路,保留目前的用户接入线路,建成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局域网。在提高企业网络环境的情况下,避免对办公室进行开墙打洞的破坏。 网络设备的利用 网络设备的端口速率决定着企业局域网的带宽,目前需要进行网络改造的企业局域网大多采用的是百兆交换机,而网络要实现千兆主干的目标,核心交换机的端口一定要支持千兆速率。以前的百兆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只能作为局部的工作组交换机来使用,可以把它们规划在网络的末端,在用户接入密度较高的工作组办公区使用。如果这样的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具有千兆扩展槽,可以购买千兆端口模块卡安装,使它能与新增的千兆核心交换机相连,实现千兆主干,否则只能按照百兆主干的方式使用。 网络要实现千兆主干,新增的核心交换机必须是千兆交换机,即十/百/千兆自适应的千兆交换机,利用端口自适应,利旧(旧的可利用设备)的百兆快速以太网交换机还可以匹配百兆速率而具有利用价值。如果局域网内的节点数较多,使用智能的交换机是值得的,因为智能交换机着眼于在三层及以上考虑包信息的优先级以及流量,这取决于相关的用户和应用程序。与普通的二层交换机相比而言,对于网络和业务来说,使用这种交换机使得网络交换效率更好,而且出现崩溃的次数也要少得多,由此可以获得更大的性能收益。 在网络改造的过程中,路由器和防火墙设计也是很关键的,很多老的路由器可能还是采用的RJ45接口,如果要升级,可能需要选购昂贵的接口模块,而且这些设备对于今天的宽带接入方式并不是很方便,大多都没有利旧的必要。思科、华为在宽带接入网关及防火墙产品方面有很好的产品可以选择,升级旧设备的费用有可能和采用新设备的费用相差无几,而且旧设备在稳定性、扩展性方面远不如新设备,所以升级的方式不如直接采用新产品。 另外,光纤收发器由于大多采用百兆端口速率,因此带宽升级到千兆后已经不能利旧使用,需要更换新设备。 服务器等其他设备的利用 服务器是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它的性能匮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业务,所以网络改造中对服务器的升级是必要的。一般来说,企业对服务器升级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CPU、内存、存储系统、网卡等。 首先,要打造千兆网络必须将百兆网卡更换为千兆网卡。CPU的升级只能是增加CPU数量或者更换频率更高的CPU,内存的升级主要是增加内存容量,当然每个服务器都有一个支持最大内存容量的限制,CPU和内存升级的时候要注意比例的适当搭配,通常的比例是1:2或者1:4等。所有的硬件升级都要求服务器主板支持升级后的硬件,如果服务器已经没有升级的空间,可以考虑更换为新的服务器,更换下来的服务器可以通过集群的方法连接起来使用,或者将利旧的服务器供稳定性、处理能力要求不高的业务使用,例如作为备份服务器、日志服务器、测试服务器等。一些对安全要求不高的中小企业,由于经济所限不能购买硬件防火墙,可以采取利旧的PCServer+软件防火墙的方式来使用,即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企业网络的安全性。 存储系统的升级在企业中比较常见,很多企业目前的存储系统可能主要是一块普通的IDE硬盘,数据安全风险很大。但是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会对数据越来越重视,例如数据库文件等,如果这些数据丢失恐怕企业将受到致命打击,所以这时对存储系统进行升级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事。原来是一块硬盘的服务器可以通过多加一个硬盘做成RAID1方式来保护数据安全; 如果企业经费容许还可以采用SCSI硬盘建立RAID5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原来没有购置磁带的可以考虑新增磁带来定期备份企业的重要数据。 目前的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千兆到桌面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企业网络进行千兆改造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服务器的网卡、光纤收发器进行更新,从百兆升级到千兆; 其次需要更换核心交换机为千兆交换机,将利旧的百兆交换机移到网络末端使用; 网络升级改造过程中最具利用价值的是基础的布线系统,尤其是用户接入端的线缆,因为改造这部分线缆不但会增加工程难度,而且对公司的正常工作影响较大,所以不建议用户改造基础布线系统。摘自:http://www.cioage.com/art/200707/47449.htm

⑥ 有那位前辈可以给我推荐一本网络管理员的教程

推荐书籍:《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 推荐指数: 【简介】本书全面讲述了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的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和管理规范。全书内容涉及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局域网规划设计、网络布线、机房建设、网络主干系统构建、局域网与Internet的连接、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技术、各种网络服务的构建技术和实现方法、网络系统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故障管理等技术,以及各种网络管理规范与制度的制定。 为了方便网络设计者和网络管理员在工作中查找相关资料,本书所附光盘收集了大量与网络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关的协议、标准和规范,以及部分常用网络设备产品资料。 本书是一本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的应用网络全书,能够从全方位解决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的各种问题并对实际工作中的常见网络故障问题进行了解答。 本书全面讲述了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的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和管理规范。全书内容涉及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局域网规划设计、网络布线、机房建设、网络主干系统构建、局域网与Internet的连接、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技术、各种网络服务的构建技术和实现方法、网络系统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故障管理等技术,以及各种网络管理规范与制度的制定。 为了方便网络设计者和网络管理员在工作中查找相关资料,本书所附光盘收集了大量与网络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关的协议、标准和规范,以及部分常用网络设备产品资料。 【目录】 ——————————————————————————– 第一部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 概述 1.1.1 发展历史 1.1.2 功能 1.1.3 组成 1.1.4 分类 1.1.5 Internet 1.1.6 发展趋势 1.2 数据通信原理 1.2.1 基本概念 1.2.2 特点 1.2.3 系统构成 1.2.4 数据传输与传输介质 1.2.5 数据信号与通信编码 1.2.6 数据通信的工作模式 1.2.7 数据链路 1.2.8 数据通信网的交换方式 1.2.9 多路复用技术 1.2.10 帧中继技术 1.2.11 差错检测及控制 1.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3.1 体系结构 1.3.2 计算机网络协议 1.3.3 开放系统互连模型 1.3.4 TCP/IP协议体系结构 第2章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基础 2.1 Windows NT系统 2.1.1 特点 2.1.2 组网基础 2.2 Windows 2000系统 2.2.1 系统管理功能 2.2.2 桌面管理功能 2.2.3 系统安全功能 2.2.4 信息发布与资源共享功能 2.2.5 应用程序服务功能 2.2.6 存储管理功能 2.2.7 网络与通信功能 2.2.8 可扩展性和可用性 2.3 UNIX系统 2.3.1 历史和现状 2.3.2 系统功能简介 2.4 Linux系统 2.4.1 产生和发展 2.4.2 特点 2.4.3 与其他操作系统的区别 2.4.4 系统组成 2.5 Netware系统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与管理基础 3.1 规划与设计 3.2 基础设施建设 3.3 系统配置 3.4 应用配置 3.5 运营与管理 第二部分 计算机组网建设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基础与规划设计 4.1 特点 4.2 关键技术和应用范围 4.3 拓扑结构 4.3.1 总线结构和树型结构 4.3.2 环型结构 4.3.3 星型结构 4.4 媒体接入控制 4.5 类型 4.5.1 以太网 4.5.2 令牌环网 4.5.3 FDDI光纤网 4.5.4 快速以太网 4.5.5 ATM网 4.5.6 千兆以太网 4.5.7 无线局域网 4.5.8 万兆以太网 4.6 IEEE 802标准 4.6.1 已经推出的IEEE 802 标准 4.6.2 IEEE 802 标准定义的局域网 4.7 交换技术和虚拟局域网 4.7.1 交换式局域网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4.7.2 第3层交换 4.7.3 虚拟局域网技术 4.8 组成 4.8.1 通信传输介质 4.8.2 网络适配器 4.8.3 网络主干通信设备 4.8.4 网络服务器 4.8.5 连网计算机 4.8.6 网络操作系统 4.9 规划与设计 4.9.1 规划原则 4.9.2 设计步骤 第5章 计算机局域网布线 5.1 智能大厦与结构化布线系统 5.1.1 智能大厦 5.1.2 综合布线系统与结构化布线系统 5.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和标准 5.2.1 组成 5.2.2 标准 5.3 布线通信介质的选择 5.3.1 常见的通信传输介质及其特性 5.3.2 通信传输介质的选择 5.3.3 网络通信介质的发展趋势 5.4 网络布线策略选择与方案选择 5.4.1 决定布线策略和方案的基本因素 5.4.2 网络布线策略选择 5.4.3 网络布线方案的选择 5.5 网络布线的实施 5.5.1 设计注意事项 5.5.2 实施注意事项 5.6 网络布线的测试与验收 5.6.1 一般流程 5.6.2 测试模式和内容 5.6.3 测试参数 5.6.4 测试验收注意事项 5.7 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 5.8 计算机网络的防雷电系统和接地保护系统 5.8.1 防雷电系统 5.8.2 接地保护系统 第6章 计算机局域网机房建设 6.1 功能规划 6.1.1 工作区 6.1.2 信息技术人员办公区 6.2 环境要求 6.3 布线系统 6.3.1 布线方式 6.3.2 布线实施 6.4 装修 6.4.1 地板布设 6.4.2 墙体及吊顶装修 6.4.3 照明系统 6.4.4 电磁屏蔽 6.4.5 防静电 6.5 供配电系统 6.5.1 设计与实现 6.5.2 不间断电源系统 6.6 空调新风系统 6.6.1 环境要求 6.6.2 专用空调系统 6.6.3 新风系统 6.7 消防系统 6.7.1 防火设计 6.7.2 火灾报警系统 6.7.3 灭火设备配备 6.8 门禁系统 6.8.1 系统功能 6.8.2 系统构成 6.8.3 软件系统 第7章 构建计算机局域网 7.1 局域网主干设备分类 7.1.1 按照网络通信介质和数据传输速率分类 7.1.2 按照应用规模分类 7.1.3 按照设备结构分类 7.1.4 按照网络体系结构层次分类 7.2 局域网主干设备技术基础 7.2.1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7.2.2 主干设备的支持能力 7.2.3 主干设备的系统结构 7.2.4 主干设备的关键技术 7.2.5 网络设备管理系统与设备管理协议 7.3 局域网主干设备选择 7.3.1 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7.3.2 选择交换机的一般原则 7.3.3 区段主干交换机的选择原则 7.4 构建千兆局域网 7.4.1 千兆以太网协议的体系结构 7.4.2 千兆交换机的类型 7.4.3 千兆交换机的性能考核 7.4.4 网络主干升级到千兆 7.5 局域网主干设备配置 7.5.1 配置原则 7.5.2 按层次需求配置局域网主干设备 7.6 局域网主干设备安装调试 7.7 局域网主干设备参数配置 7.7.1 交换机参数配置概述 7.7.2 构建多层交换局域网 7.7.3 核心层交换机配置 7.7.4 接入层交换机配置 7.7.5 配置参数管理 7.8 无线局域网 7.8.1 概述 7.8.2 类型 7.8.3 技术标准 7.8.4 组成 7.8.5 构建 7.8.6 局限性 7.9 局域网IP电话系统 7.9.1 概述 7.9.2 IP电话技术的发展过程 7.9.3 IP电话系统的组成 7.9.4 IP电话技术基础 7.9.5 局域网IP电话系统构建 7.10 局域网服务器选择 7.10.1 服务器的特点和类型 7.10.2 服务器的重要技术 7.10.3 服务器的选择原则 第8章 TCP/IP组网及广域网连接 8.1 TCP/IP协议工作原理 8.1.1 网际互联体系概述 8.1.2 面向连接的操作和无连接的操作 8.1.3 TCP/IP协议的组成 8.1.4 IP地址 8.1.5 Internet的域名系统 8.1.6 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8.1.7 网际互联协议(IP) 8.1.8 TCP/IP网络传输差错控制 8.1.9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8.1.10 传输控制协议(TCP) 8.1.11 应用程序与TCP/IP协议的接口 8.1.12 路由技术与路由器 8.1.13 路由信息协议(RIP) 8.1.14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8.1.15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和(EIGRP) 8.1.16 边界网关协议(BGP) 8.1.17 组播技术和组播协议 8.1.18 虚拟专用网络(VPN) 8.1.19 移动IP 8.2 TCP/IP组网与IP地址配置管理 8.2.1 IP地址的配置类型 8.2.2 IP地址的管理方式 8.2.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8.2.4 局域网IP地址配置实例 8.3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连接 8.3.1 接入方式选择 8.3.2 IP地址及Internet域名申请 8.3.3 接入设备选择 8.3.4 路由器配置 8.4 域名服务配置 8.4.1 DNS的结构 8.4.2 域名解析类型 8.4.3 域名及IP地址注册 8.4.4 域名服务器类型 8.4.5 域名数据库资源记录 第9章 Windows NT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及基本配置 9.1 概述 9.2 基本概念 9.3 网络系统安装 9.3.1 安装规划 9.3.2 网络创建与配置 9.4 使用Windows NT网络 9.4.1 启动 9.4.2 基本使用 9.5 网络用户管理 9.5.1 用户及用户组 9.5.2 网络用户管理规划 9.5.3 域用户管理器 9.5.4 用户、用户组账号设置及权限分配 9.6 网络资源与使用 9.6.1 文件系统选择及其网络安全性特点 9.6.2 共享资源及网络映射 9.6.3 网络资源的安全保护 9.7 安装和配置DNS服务器 9.7.1 安装DNS服务器 9.7.2 配置DNS服务器 第10章 Windows 2000安装及基本配置 10.1 安装准备 10.1.1 硬件要求 10.1.2 设备驱动程序 10.2 确定安装方式 10.2.1 升级安装 10.2.2 全新安装 10.2.3 双重启动安装 10.3 安装步骤 10.3.1 从DOS下安装 10.3.2 从Windows下安装 10.3.3 系统设置 10.3.4 启动和退出Windows 2000 10.4 设置主域控制器 10.5 网络配置 10.6 用户及用户组管理 10.6.1 用户账号管理 10.6.2 用户组管理 10.7 文件系统配置与管理 10.7.1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 10.7.2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特性 10.7.3 创建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根目录 10.8 打印系统的配置与管理 10.8.1 Windows 2000打印系统的特点 10.8.2 配置网络打印机 10.8.3 设置打印服务器属性 10.9 DN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10.9.1 安装DNS服务器 10.9.2 配置DNS服务器 第11章 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及基本配置 11.1 安装准备 11.1.1 确认配置 11.1.2 确认安装方式 11.1.3 确认所需硬盘空间 11.1.4 确认与规划硬盘分区 11.2 Red Hat Linux的安装 11.2.1 选择安装程序 11.2.2 安装配置 11.2.3 安装LILO 11.2.4 配置网络参数 11.2.5 配置防火墙 11.2.6 设置系统时区 11.2.7 设置系统语言 11.2.8 设置系统账户 11.2.9 软件包选择 11.2.10 X图形设备配置 11.2.11 软件包安装 11.2.12 创建启动盘 11.3 图形桌面环境KDE的使用 11.3.1 桌面环境KDE的组成 11.3.2 鼠标的使用 11.3.3 拖放对象 11.4 用户管理 11.4.1 系统管理员 11.4.2 使用命令行方式用户管理 11.4.3 使用命令行方式管理用户组 11.4.4 使用LinuxConf图形工具管理用户 11.4.5 使用LinuxConf图形工具管理用户组 11.5 文件及目录管理 11.5.1 文件和目录基础 11.5.2 文件类型 11.5.3 文件及目录权限 11.5.4 基本文件系统 11.6 配置DNS服务器 11.6.1 相关配置文件 11.6.2 设置主域名服务器 11.6.3 测试DNS服务器 第12章 Novell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及基本配置 12.1 Novell网络特征 12.1.1 Novell网络基本组成 12.1.2 Novell网络支持的协议 12.2 系统安装 12.2.1 安装环境要求 12.2.2 网络服务器安装 12.2.3 网络工作站安装 12.3 文件系统管理 12.3.1 网络目录服务及目录树结构 12.3.2 文件服务器硬盘目录结构 12.3.3 系统建立的目录 12.3.4 目录和文件属性 12.4 权限及安全保密 12.4.1 注册保密 12.4.2 受托管权限保密 12.5 用户管理 12.5.1 网络中的用户和组 12.5.2 建立用户 12.5.3 建立用户组 第13章 UNIX网络操作系统使用基础 13.1 Shell环境与UNIX文件系统管理 13.1.1 Shell环境 13.1.2 UNIX文件系统和目录 13.1.3 vi文件编辑器 13.2 UNIX系统用户管理 13.2.1 使用图形工具管理用户及用户组 13.2.2 使用命令方式管理用户及用户组 13.3 系统进程管理 13.3.1 进程系列 13.3.2 前台进程与后台进程 13.3.3 进程监视 13.3.4 进程管理 13.4 使用电子邮件 13.5 文件归档 13.6 TCP/IP网络系统配置 第三部分 计算机网络服务 第14章 Web信息发布服务 14.1 IIS 5的特点 14.2 IIS 5的安装 14.2.1 安装准备 14.2.2 安装步骤 14.2.3 Internet服务管理器的使用 14.3 配置WWW服务器 14.4 创建新的Web网站 第15章 FTP服务 15.1 管理FTP服务器 15.2 配置FTP服务器 15.2.1 “FTP站点”选项卡 15.2.2 “安全账号”选项卡 15.2.3 “消息”选项卡 15.2.4 “主目录”选项卡 15.2.5 “目录安全性”选项卡 15.3 创建新的FTP网站 第16章 电子邮件服务 16.1 概述 16.1.1 邮件服务系统的组成 16.1.2 邮件结构 16.1.3 邮件传输过程 16.1.4 邮件服务的工作机制 16.2 邮件服务器产品选择要素 16.2.1 系统支持能力 16.2.2 协议支持能力 16.2.3 多邮件服务器支持能力 16.2.4 附加服务支持能力 16.2.5 用户管理能力 16.2.6 邮箱管理能力 16.2.7 客户端软件支持能力 16.2.8 通信能力 16.2.9 安全防护能力 16.2.10 系统管理能力 16.2.11 版本、升级与售后服务能力 16.2.12 价格 16.3 iPlanet邮件服务器的安装及基本配置 16.3.1 系统环境 16.3.2 安装步骤 16.3.3 配置与管理 16.4 Linux系统邮件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16.4.1 Linux系统邮件服务软件 16.4.2 Sendmail和qpopper邮件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16.4.3 qmail邮件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16.4.4 Web邮件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第17章 Internet访问代理服务 17.1 代理服务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17.2 代理服务器WinGate 安装、配置和使用 17.2.1 概述 17.2.2 主要功能 17.2.3 安装 17.2.4 管理界面 17.2.5 配置 17.2.6 使用WinGate管理Internet访问 17.3 代理服务器Netscape Proxy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17.3.1 概述 17.3.2 安装 17.3.3 配置和管理 17.3.4 使用 17.4 安全与加速访问服务器ISA Server 2000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17.4.1 ISA Server 2000概述 17.4.2 ISA Server 2000的安装 17.4.3 ISA 2000客户端 17.4.4 ISA Server 2000访问策略配置 17.4.5 ISA Server 2000 缓存配置 第18章 视频点播服务 18.1 概述 18.1.1 系统组成 18.1.2 内容的组织和播放方式 18.1.3 视频服务器 18.2 视频点播方案选择 18.3 Cisco IP/TV系统的安装、配置与管理 18.3.1 IP/TV系统简介 18.3.2 IP/TV系统安装 18.3.3 IP/TVContent Manager的配置与使用 18.3.4 IP/TV视频服务器的配置、管理与使用 18.3.5 Cisco IP/TV 客户端播放器的安装和使用 第19章 Intranet应用系统 19.1 Intranet 19.1.1 概述 19.1.2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Intranet应用系统 19.1.3 Intranet的构建 19.1.4 Intranet开发技术 19.2 办公自动化系统 19.2.1 发展历程 19.2.2 总体设计目标 19.2.3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19.2.4 办文系统设计 19.2.5 办会系统设计 19.3 办公网站系统 19.3.1 办公网站系统总体目标设计 19.3.2 办公网站服务环境设计 19.3.3 办公网站信息发布页面设计 19.3.4 办公网站上网信息管理设计 19.3.5 办公网站的业务辅助服务功能设计 19.4 管理信息系统 19.4.1 概述 19.4.2 构建 19.5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19.5.1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19.5.2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重要技术 19.5.3 Intranet视频会议系统构建 19.6 光盘信息服务系统 19.6.1 光盘服务设备的发展 19.6.2 光盘镜像服务器技术 19.6.3 光盘信息服务系统构建 第四部分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 第20章 网络管理 20.1 网络管理概述 20.1.1 网络管理协议的历史 20.1.2 网络管理协议介绍 20.1.3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 20.2 网络管理中心与网络管理功能 20.2.1 网络管理中心 20.2.2 网络管理功能 20.3 网络管理软件平台 20.3.1 网络管理软件概述 20.3.2 网络管理软件选购原则 20.4 网络配置管理 20.5 网络性能管理 20.6 CiscoWorks 2000局域网管理解决方案 20.6.1 完整的解决方案 20.6.2 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应用 20.6.3 主要功能及应用 20.6.4 系统要求 第21章 网络安全管理 2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21.1.1 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21.1.2 攻击网络的手段分析 21.2 计算机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21.3 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21.3.1 物理安全策略 21.3.2 访问控制策略 21.3.3 攻击防范策略 21.3.4 加密认证策略 21.3.5 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21.4 网络防火墙 21.4.1 防火墙的工作机制与类型 21.4.2 防火墙的选择及配置 21.4.3 网络地址翻译NAT 21.4.4 Check Point FireWall-1防火墙的配置和使用 21.5 网络攻击防范 21.5.1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21.5.2 入侵检测系统的类型 21.5.3 入侵检测系统产品选择 21.5.4 入侵检测技术发展方向 21.6 网络安全漏洞扫描 21.6.1 安全漏洞扫描技术概述 21.6.2 安全漏洞扫描系统的发展趋势 21.6.3 安全漏洞扫描产品选择 21.6.4 安全漏洞扫描器使用 21.7 网络防病毒管理 21.7.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1.7.2 网络防病毒技术概述 21.7.3 网络防病毒产品选择 21.7.4 网络防病毒方案 21.8 加密与认证 21.8.1 加密与通信安全 21.8.2 认证与网络安全 21.9 计算机网络物理隔离管理 21.9.1 物理隔离的应用范围 21.9.2 物理隔离技术方案概述 21.9.3 物理隔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22章 网络用户管理 22.1 统一用户管理 22.1.1 轻量目录服务协议 22.1.2 LDAP目录服务器规划 22.1.3 LDAP目录服务的安全策略 22.1.4 Netscape目录服务器(Directory Server) 22.2 用户访问管理 22.2.1 网络资源使用存在的问题 22.2.2 企业上网行为管理需求的发展 22.2.3 用户访问管理系统的作用和性能 22.2.4 用户访问管理系统的功能 第23章 网络数据管理 23.1 存储备份技术概述 23.1.1 传统数据备份系统的局限性 23.1.2 现代数据管理系统应具备的特征 23.1.3 存储备份系统的技术发展 23.1.4 网络存储备份系统的设计目标 23.1.5 网络备份管理策略 23.2 磁带存储技术 23.3 网络挂接存储(NAS)技术 23.3.1 概述 23.3.2 NAS构建概览 23.4 存储区域网系统(SAN)技术 23.4.1 概述 23.4.2 设计概览 23.5 网络存储备份系统方案选择 23.5.1 存储系统结构选择 23.5.2 存储设备选择 23.6 VERITAS存储管理软件的使用 23.6.1 VERITAS Backup Exec存储备份解决方案 23.6.2 VERITAS Backup Exec的使用 第24章 网络机房管理 24.1 网络机房管理制度的类型 24.1.1 日常管理制度 24.1.2 定期管理制度 24.2 网络机房管理主要制度及内容 24.2.1 管理员值班制度 24.2.2 服务器及网络设备管理制度 24.2.3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4.2.4 安全消防制度 24.2.5 辅助设备系统管理制度 24.2.6 上机人员守则 24.2.7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24.2.8 设备定期维护制度 24.2.9 安全、防盗、防水、防蟑螂鼠害措施 24.2.10 保密制度 24.2.11 管理奖惩制度 24.2.12 定期大、中维护制度 24.3 系统管理员职责实例 24.3.1 日常值班管理 24.3.2 网络管理 24.3.3 网络用户管理 24.3.4 网络机房公共资产管理 24.3.5 系统运行档案和设备资料管理 24.3.6 广域网连接管理与维护 24.3.7 网络系统升级管理 24.3.8 网络系统安全管理 24.4 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25章 网络管理制度 25.1 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25.2 信息上网与网站管理制度 25.3 电子邮件使用管理制度 25.4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第26章 网络升级管理 26.1 需求分析 26.2 原则及要求 26.2.1 原则 26.2.2 要求 26.3 升级内容 26.3.1 布线系统升级 26.3.2 硬件系统升级 26.3.3 网络软件系统升级 26.3.4 网络服务器及客户机升级 26.3.5 网络机房设备升级 26.3.6 ATM网络升级 26.4 IPv6协议与Internet技术升级 第27章 网络故障管理与排除 27.1 故障管理 27.1.1 网络故障管理内容 27.1.2 网络故障管理原则 27.1.3 网络故障管理流程 27.1.4 排除网络故障的方法步骤 27.2 网络常见故障 27.2.1 网络故障分类 27.2.2 局域网常见故障解答 第28章 一个完整的网络构建实例 28.1 规划与设计 28.1.1 用户需求 28.1.2 系统规划和设计 28.2 网络构建 28.2.1 网络综合布线 28.2.2 网络机房建设 28.2.3 局域网构建与Internet连接 28.3 网络服务与网络管理 28.3.1 网络服务器配置 28.3.2 静态IP地址转换配置和安全访问规则配置 28.3.3 IP地址管理 28.3.4 内部网用户Internet访问配置 28.3.5 网络防病毒管理 附录A 计算机网络常用术语 附录B TCP/IP协议端口分配表 附录C 附赠光盘资料目录 C1 关于计算机与网络使用的管理办法和规定 C2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标准与规范 C3 常用Internet的技术文件RFC C4 互联网IP地址分配一览表 C5 网络设备产品资料 《网管故障排除实战1500例》 《无线网络安全》 《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实用教程》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基础知识》 《网络系统集成工程测试与鉴定验收》 《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 《谁动了我的电脑》 《计算机网络的服务质量(QoS)》 《协议分析(第7版) Protocol Analysis,WB77.0 》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安全计划与灾难恢复 Security Planning&Disaster Recovery》 《现代光纤通信技术》 《网络设计(第7版) Network Design,WB87.0》 《局域网故障排除一点通》 《网络维护和常见故障分析》 《综合布线》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专家培训教程》

⑦ 机房管理办法

网给机房是用于放置网络设备(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集线器),各种服务器和其他机房设奋(UPS,空调)场所,是公司网络的交换中心和数据中心。为了确保网络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如下规定1、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进入机房。2、机房工作站、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是网络运行和管理的重要载体,服务于企业信息战略,不得用于其他用途。服务器主机、网路主干设备的开启、运行和关闭,由网络管理员专人负责操作,未经授权,其他人员严禁操作。3、定拥检查网络设置和服务器的工作状态及其安全性,对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维护与升级、日常管理,必须作流水记录。确保设备正常远行,不脊差凯得随意移动、樱唤拆卸机器设备,重大改动必须由主管顶导批准后实施。4、各种服务器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做好备份数据的保护和保存工作。 5、机房内的资料及各种价值介质(如光盘)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得外拿、外借。6、工作人员外出办事时庆昌,必须及时锁好门。 7、保持机房卫生,及时除尘,除湿。

⑧ 公司要建一个机房,需要哪些网络设备

建设机房并不复杂。路由器或者总交换机需要一个。然后配两个48口的配线架和一个24口的配线架。反正你根据要连接几台电脑数量配几个配线架的端口数量就可以了,不够将来还可以添。总的宽带网络连接路由器接入接口,然后路由器线路接出到配线架上。然后配线架的接口接到每个座位上的网线接口接好就可以了。至于防火墙,可以让网管设置。或者在路由器上设置就可以了。现在有很多路由器都有防火墙功能的。根据说明书打开一下就可以了。

⑨ 5g宽带电信的一个月多少钱

5g宽带电信的一个月的价钱有很多档次的,有129档、169档、199档、299档、399档、599档。

129档享300M宽带,包含15G国内流量和500分钟国内通话。

199档享千兆宽带,包含60G国内流量和1000分钟国内通话。

最高可享千兆5G+千兆wifi+千兆纯嫌段宽带。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办理5g电信宽带。

电信5G新宽带是“电信新光网+万兆光猫+千兆网线(6类)+千兆WIFi(WIFI6)”的总称。

电信新光网通过将机房Pon板全面升级为万兆板,同时打通万兆板到光交箱、光分箱的连接,全面具备千兆以上的网络能力;万兆光猫是将普通光猫更换为万兆光猫,运算更准,网络速率更快;千兆网线是指将5类网线升级为6类网线,更抗干扰,信号传输更快。

千兆wifi是指将普通路由器升级为最新的WIFI6千兆路由器,信号覆盖更广者闹。中国电信打造的5G新宽带,真正实现了电信机房、网络设备、主干网全面升级为5G新光网,以万兆光猫、网线和WIFI设备的升级,实现到用户使用端的全面升级。

相较于目前使用的宽带,5G新宽带具有速度更快,网速可达1000M以上;信号更稳,伴随光猫与网线升级,独立信号放大器,5G新宽带信号稳,不卡不顿;覆盖更广,WIFI设备升级,双重频率让全屋有信号;应用更多,智做誉能门铃和门锁、烟感气感和慧眼,让家更智能等优点。

⑩ 机房割接造成的网络中断是否应该算在SLA三个九保障时间里

割接都是有通知的,是不在SLA范围唯正的。机房简氏割接原因比如网络设备升级和光纤线路扩容、调整优化,目的都是进一步提高相关保障。大一些的机房,指咐悔割接次数比较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