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越权是什么|手机APP"越权"成风权限滥用是谁之过

1. 为什么手机软件都强制开通许多权限,不开通使用不了

这是软件原因。因为中国目前对于软件权限没有强制要求,所以现在的软件市场还不够规范。会有很多软件都有越权行为,在用户不清楚的情况下采集用户信息。这种行为你只需要通过安全软件将其权限禁止就可以了。

2. 你在个人隐私的保护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之间是如何抉择的 150字

互联网高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离不开”的便捷性,但这只是商品或服务应有的“商业属性”。而现在,用户必须“牺牲”隐私,在使用权面前低头,在各色协议中,选择让渡隐私权。其实,在很多时候,人们在使用网络产品时,根本没有选择——并非是人们愿意为效率放弃个人隐私,而是“不得不为之”。比如,我和不少朋友都使用微信,工作和生活也渐渐离不开微信,那就只能同意企业的隐私政策。再比如,现在不少人有APP,一旦装上了,几乎就成了透明人,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了。去年底,江苏消协对APP手机用户进行调查,发现一些APP在未取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诸如“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修改系统设置”等各种权限。现在有相当多的手机APP企业,“越权”获取用户信息,已成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渠道之一,并由此衍生出规模庞大的“黑灰”产业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大众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描绘了美好的未来。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利益的撕扯,但企业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和效率的提升,是可以并行不悖、共同发展的。诚然,为了使工作生活更便利,我们让渡个人信息,比如授权某宝掌握个人账户名和密码,以便查询公积金等。但从本质上看,这是建立在充分信任基础上的授权,并非是与效率的“等价交换”。所以,不管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企业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必须征得消费者同意,尊重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底线不能突破。

3. 手机APP"越权"成风权限滥用是谁之过

智能装备时代,手机APP成为生活必须。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APP权限不但五花八门,有些还涉及到用户的个人隐私,比如读取短信、读取联系人、读取通话记录,甚至还包括监听电话、修改通话记录等权限。

手机APP“越权”成风,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个领域无人问、无人管。制度上说,2016年12月份,《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对外发布,今年7月1日已正式实施。《规定》亦指出,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不得调用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终端功能。不过,面对海量的手机APP,这个“不得”的禁令,大概就像盛夏里的补课禁令一样,终究还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两个问题,难有定论:第一,谁来判断消费者安装的这些软件,在调用权限的时候是合法还是不合法?标准都没有,谈何是非呢?第二,如果有软件设计方违反规定滥用用户权限,监管部门怎么罚、能罚出痛感吗?消费者不是程序员,权限等专业设置,不可能在消费自觉层面构筑起有效的隐私防火墙。此时,专业监管若袖手旁观,无异于将消费权益送到豺狼虎豹的嘴边。

没人立规矩、没人挺纪律,安卓手机APP上的鬼魅魍魉,自然有了兴风作浪的空间。根据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与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2017年一季度)》显示,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经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隐私数据或敏感内容“裸奔”的现状,在手机APP权限被滥用的江湖,既叫人提心吊胆,又必然利剑在上。与其号召用户“千万别装”,不如在法治框架内,让无良软件没有生存的空间与炫技的土壤。

凡事用法律约束就一定会起作用,希望从法律层面解决这个问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