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级的文件最多保存多少时间|行政公文里的秘密机密绝密分别多少年

A. 密级文件保密期限

各个密级一般的保密期限是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密级指国家事务秘密程度的等级,一般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定密工作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保密工作管理体例结构中的首要工作,是各机关、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只有认真地把属于国家秘密的每一具体事项及其密级,及时准确地依法确定下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绝密,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如军事工业中的核武器、战略导弹、核潜艇等的战术技术性能及这些武器的生产储存数量、作战频率等都是必须确保的核心秘密,也就是绝密。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一旦泄露就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如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经济价值较高的药品的成分、工艺、技术诀窍等都列为机密,这些东西泄露出去会给国家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秘密,是指一般的国家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一般的危害和损失。密码维护挂失改密需要非现场时本地授权级别文件的保密级别:1、公司文件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伏孙级。2、绝密级,其查阅人仅限于公司总经理,高层管理人员及事件相关负责人;3、机密级,其查阅人仅限于公司总经理,高层管理人员,部门经理、副经理及事件相关负责人;4、秘密级,其查阅人为公司内部所有员工。5、文件密级标注在文件首页右侧上方空白处,字体为宋体三号,加粗,例“保密级别:机密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机关、单位对在虚厅兆决定和处理有关事差租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B. 机密文件保密期限多久

根据《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各机关、单位在依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时,应当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保密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

01什么是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02什么是秘密?

所谓秘密是与公开相对而言的,就是个人或集团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为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需要加以隐蔽、保护、限制、不让外界客体知悉的事项的总称。构成秘密的基本要素有三点:一是隐蔽性;二是莫测性;三是时间性。一般地说,秘密都是暂时、相对的和有条件的,这是由秘密的性质所决定的。

03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有哪些?

1、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7、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国家秘密诸要素的,属于国家秘密。

下列事项不得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二)属于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三)已经依法公开或者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

(四)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公开的。

04什么是工作秘密?

工作秘密是在国家公务活动中产生的,不属于国家秘密而又不宜于对外公开的秘密事项。

05什么是商业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它主要包括:商业工作规划、计划,重要商品的储备计划、库存数量、购销平衡数字,票据的防伪措施,财务会计报表;军用商品的库存量、供应量、调拨数量、流向;商品进出口意向、计划、报价方案,标底资料,外汇额度,疫病检验数据;特殊商品的生产配方、工艺技术诀窍、科技攻关项目和秘密获取的技术及其来源,通信保密保障等。

06国家秘密等级划分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07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什么方针?其主要含义是什么?

《保密法》第四条规定: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积极防范”,就是要我们把保密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预防上,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就是:一要加强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体公民首先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保密法制观念,提高保守国家秘密的自觉性;二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保密法规和保密制度;三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先进的保密技术,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防范泄密和窃密;四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保密监督检查;五要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突出重点”,就是在保密工作中,在全面贯彻《保密法》的基础上,要在密级、部位和人员等方面区别情况,确保核心秘密和掌握国家秘密的重点单位和要害部门(部位)人员不出问题。“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就是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保密与各项业务工作的关系,做到保密与业务工作两不误。

08什么叫泄密?

泄密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下列行为之一:

1、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

2、使国家秘密超过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09国家秘密载体有哪些种类?

国家秘密载体是指载有国家秘密信息的物体。具体的国家秘密载体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文字、图形、符合记录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载体。如国家秘密文件、文稿、文书、档案、电报、信函、数据统计、图表、地图、照片、书刊及其他图文资料等。人们通常把它统称为国家秘密文件、资料。

2、以磁性物质记录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如记录着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磁盘(含软盘、硬盘)、磁带、录音带、录像带等。

3、以电、光信号记录传输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如电波、光纤等。

4、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仪器、产品等载体。

10在什么情况下,国家秘密事项应当解密?如何解密?

国家秘密事项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解密:

1、自行解密。凡保密期限届满的国家秘密事项,即自行解密,不需履行解密手续,也不另行通知。经主管机关、单位正式公布后,即视为解密并免除通知。

2、提前解密。保密期限尚未届满的国家秘密事项,由于情况变化,该事项公开后对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不会造成损害;从全局衡量,该事项公开后对国家更为有利,不需继续保密的,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可以提前解密。并及时通知有关机关、单位。

3、按上级和有关保密工作部门通知解密。

11如何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

根据《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各机关、单位在依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时,应当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上的,以年计;保密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

12《保密法》规定,对绝密级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须采取什么保密措施?

《保密法》第十八条规定,对绝密级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1、非经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2、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13违反《保密法》造成泄密的,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保密法》第四章法律责任和新《刑法》规定:

1、违反《保密法》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违反《保密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不够刑事处罚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C. 密级和保密期限是多久

密级分为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一般情况下,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五条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3)低密级的文件最多保存多少时间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一条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D. 在中国文件秘密有几种,分别保存年限是多少

在中国文来件秘密有三种,即绝密源级文件,机密级文件,秘密级文件。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所谓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保守国家秘密是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

E. 秘密级文件保存期限

法律分析:根据《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规定:

(1)绝密级文件保密期限为30年。

(2)机密级文件保密期限为20年。

(3)秘密级文件保密期限为10年。

“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可见,长期为10-30年,永久就是一直都是保密的,只要没有现行最高国家机关解密,那它就要一直保密。一般只有涉及国家机密的文件才会有这样的要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第九条 密级确定以后,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发现不符合保密范围规定的,应当及时纠正;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发现不符合保密范围规定的,应当及时通知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九条 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F. 秘密文件、机密文件、保密文件、绝密文件区别是什么

1、密级的不同重要性

国家秘密分为绝密、秘密和秘密。

绝密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严重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

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

2、不同的保密期

除另有规定外,最高秘密等级不超过三十年,秘密等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等级不超过十年。

保密期限是根据在一定期限内泄露某一国家秘密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的损害而确定的。

3、不同的保密权限

中央和省级国家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和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秘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和单位可以确定秘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水平。分类的具体权限和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部门规定。

注:机关和单位应当定期对确定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查核实。因保密期内保密事项范围的调整不再被视为国家秘密的,或者公开后不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

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由原保密机关或者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决定。

(6)低密级的文件最多保存多少时间扩展阅读:

定密的程序:

定密应当履行法定的程序,这是国家秘密产生的重要形式要件。如没有程序性作保障,将直接影响国家秘密的全法性。

定密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机关部门制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十一条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G. 行政公文里的秘密机密绝密分别多少年

秘密级不超过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7)低密级的文件最多保存多少时间扩展阅读

在公文管理中,按照有无保密要求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无保密要求的普通文件和有保密要求的保密文件两类·按照保密等级的不同,还可以将有保密要求的文件分为绝密·核心文件,绝密文件,机密文件和秘密文件四种。

这四种文件只是阅读的范围不同,只有相应职务级别者,才能阅读相应密级的文件。不是制作主体不一样,同一主体可以制作各种密级的文件,而是阅读的主体不同。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核心”、“绝密”、“机密”、“秘密”四级。

“绝密·核心”是顶级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毁灭性严重的损害;“绝密”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H. 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

一般情况下,秘密级文件保密期限最长是10年。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保密期限在1年及1年以上的,以年计;保密期限在1年以内的,以月计。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从标明的制发日起算,不能标明制发日的国家秘密,从通知密级和保密期限那天起算。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部门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者通报批评:(一)对该确定为工作秘密的事项不予确定的;(二)任意扩大工作秘密范围或者延长工作秘密期限,影响政务公开的;(三)泄露工作秘密加大工作困难,使工作处于被动的;(四)未经许可接触工作秘密的;(五)未经批准擅自将已确定为工作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携带出境的。二、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1、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2、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3、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三、工作秘密的保密期限有下列情形的,原确定部门应当及时变更:(一)保密期限届满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适当延长保密期限;(二)在保密期限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赞 (0)